這只是一句題外話罷了,李淵真正的目的是在於潼關。
此前就說過了,潼關乃是長安的要塞,重要性毋庸置疑。
守住了潼關的長安堅如磐石,沒有了潼關的長安是任人宰割。其中差異之大,就算李淵也覺得頭疼無比,他的想法只有一個,那就是必須將潼關奪回來。
如今的潼關,被羅成分兵駐守,早就不在李淵手中了。一旦燕雲大軍殺至,李淵就將完全失去主動權,只能夠被動防守了。
是以李淵目光從群臣身上掃過,沉聲道:“潼關乃是長安的第一道關口,只要佔據潼關,便可扼斷敵軍行進之路,可謂重要至極。”
“朕欲要派遣大軍將潼關奪回,不知道諸位可有異議?”李淵目光灼灼,其中閃爍著犀利寒芒,如果有哪個敢反對,他一定將之懟出去。
李淵倒是想要表現得謙和一些,但如今情況緊急,已經由不得他繼續鬆懈了,若想保留基業,那就只能盡力一搏了。
好在眾人都是識相的,見李淵面色肅然,無一個敢上去觸其黴頭,只能夠接連著點頭附和,表示對李淵的決策頗為滿意。
但群臣也不敢站出來多說什麼,此前王克的事蹟便是反面教材。話說多了,可能是在自討苦吃,萬一李淵把他們派出去,那豈不是尷尬?
實際上他們多慮了,李淵雖然迫切,卻不至於傻到這種程度,既然想要奪回潼關,自然要派遣靠譜之人才行,焉能這般隨意?
環顧之後,李淵沉聲道:“奪回潼關乃是危及我大唐存亡的緊要之事,必須派遣可信之人才行,若是潼關不在,那長安就將無險可守。”
無論長安城池多麼穩固,但沒有天險關卡的保護,面對強敵之時都將處於被動之中。如果無法殺出還擊,那情況是多麼尷尬。
話說到這個份上了,群臣又沉默了,到底是哪個人選,還是讓李淵自己決定好了。萬一不小心將自己牽連進去,豈不苦哉?
看見群臣此刻的表現,李淵不由得有些心灰意冷,但他又能有什麼辦法了,在知曉大唐處境堪憂之後,眾人沒有背叛,而是選擇明哲保身已經不錯。
李淵想了想,點頭說道:“既然諸位並無提議,那這個人選便由朕來決定吧,但諸位愛卿要知道,長安失守可不是朕一個人的事情。”
說完這番話,場上的氣氛有些尷尬。
李淵一抬頭,轉身直接離開了。
群臣只得緘默各自散去,心中亦有自己的小九九。
待回到自己寢宮之中,李淵直接令人將李世民找了過來,到了這個時候,他能夠倚仗的也就只有自己這個親兒子了。
雖然此前李世民在羅成手中敗過數次,但李淵依舊對其十分信任,如果想要奪回潼關,李淵一時間已經想不到其他人了。
畢竟如今的潼關沒有羅成,只要李世民奇軍殺至,必然能夠成功。這是李淵的底線,也是他想從李世民這裡得到的資訊。
李世民看著李淵,亦有幾分驚訝。
但在瞭解之後,李世民很快恍然,他向李淵微微拱手,沉聲說道:“父王之命,兒臣莫敢不從,定然全力以赴,將潼關拿下。”
到這時候,李淵才緩緩鬆了口氣。
得到李世民的保證,他莫名多了幾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