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李淵是否怪罪,他們都必須表態,畢竟也是他們辦事不力,才會讓羅成將大軍殺至大興城下,連潼關也被佔據。
看見眾人惶恐不安的模樣,一旁沉吟不語的李世民儼然形成了反差,李淵笑著說道:“此事非一人之過,也怪不得誰。”
“孤很清楚,燕雲大軍之所以能夠殺至大興,一方面是將卒強悍,另一方面則是孤確實名不正言不順,方讓眾反王群起攻之。”
眾人緘默,他們微有幾分惶恐,雖然李淵並沒有直言,但其隱藏之意,還是能夠聽出,難道李淵終於是下定決心,準備動手了嗎?
實際上這件事,早有人勸說過李淵,但其另有擔心之事,並沒有直接應下,一直拖延到今日,在經過羅成攻打北平之後,他終於下定決心。
但李淵並沒有接著說下去,他將目光看向李世民,說道:“如今天下形勢紛亂,燕雲一家獨大,頗有席捲天下之勢,此事世民你怎麼看?”
見李淵出言詢問,李世民頓時有些尷尬。他方才雖然沒有說話,卻明白李淵的深意,可這並不是他真正的想法。
如今燕雲的強悍,誰都看得出來,哪怕是如今的李唐也未必有機會在燕雲手中爭奪天下,李淵明擺著硬剛到底的意思,著實不智。
如果讓李世民謀劃,他自然準備向燕雲示好,不說什麼爭霸天下,最起碼要儲存他們李家,但這顯然不是李淵想要聽見的。
此刻大庭廣眾,如果直接忤逆李淵,顯然也是不合適的。李世民能做的,也就只能婉言附和,寄希望於他自己明白這一點。
最大的問題在於,李淵被羅成剛了一波,已經十分惱火。如果他再說出這等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的話語,恐怕會直接激怒李淵。
是以李世民沉吟過後,終於是說道:“父王欲要繼承大統,若是能夠集天下大義,一同對抗燕雲大軍,倒也不是沒有機會。”
李世民說的十分含蓄,但也明顯的說出了自己對燕雲的敬畏。哪怕是聯合天下之力,也不過是有幾分機會而已,並沒有絕對的把握。
燕雲之所以強大,並不只是羅成的實力,同樣包括士卒,更有謀劃計策,無一處不強,才會讓他們陷入如此被動。
聽得李世民之言,李淵頓時沉默。
在思量之後,李淵依舊堅決,他頷首沉聲道:“時至今日,你我父子已經沒有退路了,往前尚有生機,往後就只是萬丈深淵。”
“燕雲羅成,聯合各路反王,已經威逼過大興一次了,如今的潼關依舊在其掌握之中,這樣的進逼絕對不止一次,我等不能坐以待斃。”
“如今首要之事,便是整合力量,隋帝的存在已經無關緊要,倒不如趁此機會,再揚我大唐之名,佔據正統之利,方有反勝之機。”
李淵言之鑿鑿,顯然是早有決斷,李世民自是不欲反駁,便拱了拱手說道:“此事當由父王決定,兒臣並無異議。”
見李世民附和,李淵微微點頭,將目光看向數位親信,說道:“此事關係重大,不知諸位有何看法,可有異議於此?”
眾人不是沒有眼力見的傻子,既然李淵心意已決,他們自然不會出言反駁,便是出言附和下來,或許這真的是一個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