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成確實是帶兵撤離了,並非在虛張聲勢,掩人耳目。
李淵頓時鬆了口氣,羅成退去,大興可算是守下來了,一切都塵埃落定,他也能緩一緩了。
但哪怕這樣,李淵依舊沒有掉以輕心,在羅成統領大軍撤離之後數日,他依舊命令大軍嚴加戒備,待徹底確定敵軍過了潼關之後,李淵才釋然。
撤軍的訊息確認無疑,李淵感覺那壓在心頭的巨石可算是落地了。
雖然他並未取得什麼勝利,但堅守下大興城,已經讓他的目的達成。
或許大興的處境依舊不妙,但誰能說他就一定沒有機會呢
只要尚有一線機會,李淵便會竭盡全力,哪怕橫在身前的大山是燕雲,李淵也斷然不會後退了,念及此處,他的目光越發堅毅。
在大興城外商議已定,羅成很快便帶兵撤離了。
與其在大興耽擱時間,倒不如早日將竇建德等反王給誅滅。
李淵抱著再苟一波的想法,羅成又何嘗不是打算繼續積蓄力量。待他下一次再至大興,可就沒有這麼簡單了,勢必要讓李淵感受到徹底的絕望。
經過一路上的調教,眾反王深刻的意識到羅成的強悍,已經全然沒有反抗的念頭了,就算羅成此刻叫他們歸降,眾反王大機率是不敢拒絕的。
畢竟拒絕就是死路一條,若是應允下來,尚有一條生路。在絕對的實力面前,他們沒有絲毫的僥倖,與其白日做夢,倒不面對現實。
此前眾反王反出朝廷,雖有謀求利益之意,但最主要的,還是這亂世太難了。
若是他們不造反,就一定是死路一條,如果反出朝廷,或許還有一線生機。
可以此刻來看,跟著羅成可比自己單幹好多了,也不至於在楊廣統治下這般悲慘。
但羅成不說,眾反王現在並不準備主動送上門去,畢竟他們也算一方王侯,怎麼說也得要點逼格才行,這樣的日子不久了,要趁早享受才行。
大軍疾行,羅成並未貿然殺上門去。
在潼關,洛陽,汜水關等地,羅成都留下了兵馬駐守。
如此一來,羅成手中的軍隊就有些不足了,他可不準備拉著眾反王的大軍去攻城伐寨,他們本就只想著摸魚而已。
羅成更多的是倚靠自己的力量,燕雲的強悍才能讓他敬畏。
若是燕雲沒有相應的底蘊,眾反王恐怕早就各回各家了,怎麼可能和羅成四方奔波,但只是這樣就已經足夠了。
羅成原本就沒有打算讓眾反王幹什麼,一方面是以此揚威,隨便也讓他們長長記性,埋下一顆種子,方便他們做出最後的選擇。
如今天下大勢如何,恐怕不少反王都有了自己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