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二十萬人馬,主將李孝恭,乃是李淵的堂弟,頗有才能。
大軍前行,李孝恭便是尋來李靖。
從李淵口中,李孝恭得知李靖確實極有才華,而且與他是本家,增添了不少好感度。
自出兵以來,二人相談甚歡。
此刻大軍將至洛陽,李孝恭特意將李靖找來,欲要詢問用兵之事。
倒不是李孝恭毫無主見,但集思廣益之下,總能避免缺漏。
“方才斥候回稟訊息,洛陽城中僅有一千人馬,其餘大軍已經盡數在汜水關防禦敵軍了,藥師你對此有何見解”李孝恭看著李靖問道。
李靖字藥師,想了想說道:“二公子果然是奇才,用大軍扼守汜水關,使敵軍不敢進入洛陽,亦可保後方無虞。”
李孝恭點點頭,說道:“汜水關自古以來便是兵家要地,扼守住了汜水關,確實能夠阻礙敵軍攻勢,只是不知道如今汜水關情況如何了”
沉吟一想,李孝恭看向李靖,問道:“依如今之情況,只要保證汜水關不失,洛陽及大興皆無憂也,我等便無需向洛陽,直往汜水關好了。”
李靖卻搖了搖頭,說道:“不然,汜水關固然易守難攻,但一旦發生意外,我等別無防備,恐怕洛陽城也會失守。”
“我等確實要帶兵前往汜水關,但卑職以為,將軍還要留下一些兵馬,穩固洛陽防守,以免給敵軍可乘之機。”李靖正色補充道。
李孝恭聞言,覺得還是有些道理,便頷首道:“如此也罷,便留下五萬人坐鎮洛陽,避免發生意外,二十五萬人還會守不住一個汜水關嗎”
李孝恭自信滿滿,縱然敵軍數十上百萬人,但在汜水關面前,用處也是不大的。
畢竟能夠直接上場廝殺的,也就只有那些人,汜水關中有二十五萬人,足以將之防守得密不透風。
如果洛陽是他們的根據地,李孝恭自然要留下更多兵馬駐守,以免被人突襲。
但對於他們而言,洛陽只是一道屏障罷了,汜水關的重要性還在它之上。守住了汜水關,便是扼住了敵軍進逼的命脈。
二人商議已定,李孝恭便是留下五萬人,駐守洛陽城,他則是和李靖帶領十五萬人馬,殺奔汜水關而去。
如今李世民還沒有訊息傳來,想必汜水關還未曾發生意外。只要敵軍沒有攻破汜水關,那就一切好說,計策可成。
如果只有李世民那十萬兵馬,敵軍是有機會強行攻破汜水關的。但此刻他統領十五萬大軍馳援,可就沒有那麼簡單了。
李孝恭二人帶領大軍前行,可他們卻不曾預料到,在前方還有個陰謀在等待著他們。
哪怕是李靖的才智,也不曾想道,羅成竟然會派兵繞過汜水關,來埋伏他們這十五萬大軍。
有汜水關在前,羅成自然無法派遣太多人過去,甚至於一般計程車卒都不行。
可羅成手下還有驍龍軍,尋常數萬兵馬,縱然埋伏也未必勝得過李孝恭這十五萬大軍。
但數萬驍龍軍埋伏,結果就大不相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