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了李元霸的威懾,眾反王的大軍,就是莫大的壓力。
最重要的是,他們乃是主動進攻洛陽城,若是天下反王聞之,恐怕也會心生憂慮,此刻羅成盟書一至,他們豈會甘心坐以待斃
段志玄頷首說道:“既然二公子欲興大軍前往汜水關,末將二人自無異議,這便回去整頓大軍,雖二公子前往迎敵。”
段志玄拱手錶態,殷開山亦是沉聲附和。
李世民淡然點頭,說道:“如此甚好,便勞煩二位將軍了,今日整頓兵馬,明日便出兵前往汜水關,看看敵軍到底有多少斤兩。”
雖然李世民知道羅成及驍龍軍的厲害,但他也不是妄自菲薄之輩。與其在此膽戰心驚,倒不如好好想想如何對付羅成。
燕雲固然能夠與各路反王會盟,但亦有不到之處,畢竟誰能夠知道,各路反王到底是真心實意,還是另有他想呢
李世民知道,如今的燕雲,尚無橫掃天下之力,只要他們能夠穩住前期,縱然是各路大軍齊至,李家亦有獲勝機會。
時間轉瞬即逝,眨眼就來到第二日。
經過段志玄二將大半天的忙活,大軍已經是整裝待發,就等著李世民一聲令下,便可發兵前往汜水關。
不得不說,段志玄、殷開山辦事確實得力,李世民亦是滿意點頭。
目光從大軍上掃過,李世民於點將臺上下令。
士卒聞聲而動,一齊出了洛陽城,往汜水關而出。
要知道洛陽城才被李世民攻下十數日時間,但他此刻也顧不得那麼多了,情況緊急,還是應以大局為重,馳援汜水關。
此刻李世民除了留下一千人維持洛陽城秩序,其餘人馬悉數隨軍。只要擊退了敵軍,這洛陽城又算是什麼問題呢
便在李世民調動大軍的同時,收到羅成盟書的各路反王亦是有著不同的反應。
就像那夏王竇建德,在揚州之時卑顏屈膝,如今回了自己的地盤,心思又開始活絡起來了。
雖然竇建德如今是一家反王,但他又確實是李淵的親戚。無論關係之遠近,他們的親緣是不可否認的,竇建德也很清楚這一點。
是以竇建德收到盟書之後,開始思索起自己的利益來了。
早先在揚州立下的盟約,竇建德根本就沒有將它當做一回事。自己乃是一家反王,地位何其尊貴,那日不過是因勢而為,豈能當真
不過竇建德想起羅成,又有些心虛,此事畢竟是自己答應下來的,若是公然違背,未免有些不妥,到時候怕是多生意外。
竇建德也不是古板之人,與其表現得太過強硬,倒不如找一個理由,將此次會盟矇混過關,到時候羅成也怪他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