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塔米原本就是想要給努爾報仇,聽見奴兒星扇不讓他求戰,自然有些不甘。但他對奴兒星扇確實忠心,只能夠勉強點了點頭,答應下來。
看見哈塔米心不甘情不願的模樣,奴兒星扇也有些擔心,稍作猶豫之後,他便是說道:“這次哈塔米你作為主將,本帥另派阿費夫作為佐將。”
得奴兒星扇之令,二人皆是行禮應下。
選定了二員大將,奴兒星扇又劃撥出十萬大軍,交由二人統領。待到大軍將行,奴兒星扇又提醒二人,一切當以穩妥為主,莫要中了敵軍奸計。
哈塔米、阿費夫二將統兵出征,聲勢莫大。而彭福益一軍卻是淡定無比,自擊敗努爾大軍之後,便是原地紮營,等待著敵軍的到來。
……
彭福益終究不是主力,在其虛兵誘敵的同時,羅成他們亦是做好準備。原本的十萬大軍,加上收服的眾多突厥軍隊,將近二十萬人。
但這眾多突厥軍隊,只是因勢所趨歸降羅成,他們的忠心並不可靠,羅成也不會百分百信任他們。是以羅成令張劍留下三萬人駐守突厥王庭。
如今的突厥王庭,不僅是羅成他們駐軍所在,更是眾多突厥俘虜的匯聚之地。而那些被迫降服的部族之主的親族亦是聚集在王庭之中。
羅成令張劍留兵駐守,他的目的自然不是簡單的護衛王庭。他的首要目的是為了威懾眾人,如今各部族之主的親族皆被羅成拿捏在手中,豈敢輕舉妄動?
如今將要攻打沙陀部,羅成麾下雖然皆是精銳,但他自不會輕易犯險。以羅成的想法,此次大軍出戰,主要的力量便是突厥軍隊。
為了名正言順的攻打沙陀部,羅成早就和烏延商量好了。便是以可汗的名義,召集突厥各部,共同討伐叛逆沙陀部,羅成他們不過是請來的外援罷了。
經過一番準備,烏延便是按照漢人的傳統,先發布了一波繳令。其中的內容很是直白,無非就是沙陀部不遵可汗之令云云,他替天行道,討伐叛逆。
反正理由是有了,羅成等人沒有多做耽擱,便是大軍起行,浩浩蕩蕩往沙陀部殺了過去。羅成想要用突厥軍隊,自然是讓他們走在前面,假借烏延之令。
這突厥大軍,雖然心中多有不忿,但既然是烏延可汗的命令,他們也沒有什麼好說了。這樣一支聲勢浩大的軍隊,緩緩向沙陀部靠近而來。
奴兒星扇得知訊息,心中自然十分震怒,他雖然知道漢人陰險狡詐,卻是不曾想到漢人陰險到這種程度。明明是漢人入侵,為何變成了他做叛逆?
不過不爽歸不爽,敵軍大舉殺來,奴兒星扇只能盡心應對。經過仔細考慮,奴兒星扇便是派人傳令,將對陣彭福益的十萬大軍調遣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