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羅藝的一番勸說,楊林顯然是想通了。
哪怕他對大隋仍舊有著執念,此刻卻能夠做到置身事外了。
他用一個旁觀者的角度觀望,此刻的楊林,儼然已經不是昔日的靠山王了。
沒有了那種壓力,楊林整個人都輕鬆許多,他沒有想著逃回江都,來一波逆天改命。
現如今想這些事情,倒不如和羅藝喝喝酒聊聊天,提前過上養老生活。
楊林變得有些佛系,但是對於現在的他來說,無疑是一件好事。
期間羅成亦是前來拜見,楊林也沒有了之前的視若仇敵,雙方就像是平常的家人一般。
此刻的楊林,已經是不再當自己是大隋靠山王,只是一個普通的老者罷了。
而羅成則是楊林的後輩。
不過回想昔日之事,楊林也覺得有些好笑,當年他北尋燕雲,來到北平。
看見羅成鋒芒畢露,覺得他是天才。
這個楊林倒是沒有看錯,但那時候楊林卻沒有發現姜松,看起來平平無奇,誰知道他是真正的大佬。
楊林並未直接見識過姜松的武藝,但他卻是知道,姜松的武藝絕對在羅成之上,畢竟這是一個能夠和李元霸大戰的存在。
當然,現在的羅成實力也是很強的,但遇強則強這個屬性,侷限性比較大,發揮也比較不穩定。
在這段時間,胡父已經是將土豆大範圍擴種開來,而羅藝也是下令,在燕雲合適種植的地方,大範圍推廣土豆的種植。
一時間,燕雲土豆種植成風,又因此,燕雲糧草不足的問題,莫名的被解決了。
這是一件好事,現在的燕雲,糧食已經不是大問題了。
一邊操練兵馬,打造兵甲,燕雲的精銳已然蓄勢待發,他們必然要在這場亂世紛爭之中,佔據先機。
但讓羅成沒有想到的時,在燕雲準備的同時,一些不速之客忽然到來。
來人是羅成的熟人,但羅成不曾想到他們回來。
這些人便是伍雲召兄弟,以及自壽州來的使者。
李子通幼子李元傑早就答應,經過幾番朝議,群臣也明白了現實。
這不是他們願不願意的問題,這是讓燕雲想不想收的問題。
如果伍雲召三人離去,到時候的壽州就是一塊肥肉,被四方垂涎,到時候他們都將陷於死地。
投奔了燕雲,哪怕權勢沒有此刻這般,但最起碼來說,他們的安全有了保障,不必膽戰心驚,疑慮生死。
與燕雲相比,壽州的大軍固然沒有燕雲精銳,但大軍眾多,錢糧充足,也算得上是一方大勢力。
他們既然選擇投靠燕雲,那必須要有儀式感,這使者便是前來商議此事的。
看見伍雲召三人,羅成還是很高興的,雖然三人沒有明言,但羅成多少還是猜測到了一些。
“大哥此行前來北平,難道壽州王已然駕崩?”羅成眉頭一皺,出言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