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李世民想到的東西還真不少,只是很多事情他不願意說出來罷了。
若不是此刻楊廣詢問,又關係到一些事情,李世民還真不會選擇如此。
但話說了一半,吊著楊廣的胃口,顯然是不行的,李世民頷首說道:“正如陛下之言,各路反賊四起,若是能夠將之分而化之,此事大有可圖。”
“分而化之。”
楊廣輕輕點頭,實際上李世民所言,和他的想法頗有異曲同工之處。
這也正是楊廣欣賞李世民的原因,別看李世民年紀不大,但那腦袋瓜子是賊靈光。
“世民所言不差,朕也是如此想法,但如今的問題在於,應該如何分而化之,讓這各路反王自相殘殺,以平天下。”楊廣又沉聲說道。
同在行宮之中的宇文化及微微皺眉,其實他也有著類似的想法,但真要說具體的措施,他還真說不出一個所以然。
看見二人緘默,楊廣頓時顯得有些失望。
不過這也是正常的事情,如果真的能夠簡簡單單的將各路反王解決,他就不會苦惱這麼久了。
想到這裡,楊廣忽然覺得自己手下的人才還是太少了。若是能夠將天下的英才,皆收入自己麾下,那該是多麼幸福的一件事啊!
對於楊廣而言,這個念頭由來已久,這也算是他野望的一部分。既然他已經是天下之主,若是不能掌控天下英才,算得了什麼英才之主?
如何的天下,讀書人不少,但絕大部分官職,都是在世家的掌控之中。
如果世家能夠助楊廣治理天下,那自然沒有問題,但事實證明,這些世家用處並不大。
現在各路反王起義,怎麼不見他們有什麼作用?
或許更多的英才,都在民間。
正如各路反王麾下的猛將謀臣,竟然能夠和朝廷相抗衡,這已經很嚴肅的說明了問題。
如果楊廣能夠將這些英才收為己用,解決各路反王的問題不就是輕而易舉了嗎?
那該用什麼法子,才能將那些英才收入囊中呢?
這是個很嚴肅的問題。
不過這件事情,楊廣已經考慮了很久,他也有了一個大概的想法。
如果想要招賢納士,自然不能透過什麼舉薦,畢竟這是人情關係其中水分太大。
如今想要見識到他人的真才實幹,只能夠透過考試了。
眾人聚在一起考試,哪個考得好,自然就是有能耐了。
雖然未必完全,但最起碼不會是完全無能之輩。
想到這裡,楊廣忽然覺得豁然開朗,這不僅僅是因為他招賢納士的念頭,更是在解決各路反王的計策上,突發奇想。
“若是如此,各路反賊皆覆滅於此。”
楊廣朗聲大笑道。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