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近年關。
天寒地凍,大雪紛飛,北雁南歸。
燕樂城下,眾人齊聚,大軍開拔。
彭福益於城門之前,向著姜松,羅成二人拱手道:“二位公子領兵先敗突厥,再敗契丹,使安樂百姓得以安樂,末將代表安樂百姓,送別二位公子。”
羅成微笑著答道:“這都是我等分內之事,如今我等將歸北平,這安樂郡,還是要倚仗彭將軍駐守才行。”
彭福益沉聲正色道:“世子放心吧,末將駐守安樂,絕不懈怠,定不給外族可乘之機。”
羅成又點頭答道:“此行既遠,彭將軍不必遠送,這又不是什麼生離死別。羅成既在燕雲,終有一日要復至安樂,除滅外族,使燕雲百姓不受其害。”
羅成說話,並非敷衍,彭福益也是微微動容,正色說道:“如世子之言,末將當在燕樂城,待世子率大軍前來,盡滅外族。”
在外人之前,除非有著要事,不然他的表現還是相當沉默的。此刻,姜松看著一本正經的羅成,忽然饒有興趣的說道:“二弟善於作詩,如今大軍將行,不如二弟作詩一首,助興如何?”
彭福益一呆,詫異的看了羅成一眼。他恍然想起,貌似傳言之中,羅成便是個大才子。不過和羅成在燕樂城待久了,羅成又不曾刻意展現這方面的才能,彭福益都快忘記了。
聽得姜松之言,羅成不禁一怔,繼而凝神思索起來,你叫我作詩,我就作詩,多有面子啊!
經過一番思索,羅成終於是咧嘴一笑道:“有了。”
羅成笑著對姜松說道:“既然大哥都要求了,那羅成便獻醜,作詩一首吧!”
羅成目光一抬,注視遠方,他沉吟著,忽然朗聲道:
“千里黃雲白日曛,
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
天下誰人不識君。”
這一首《別董大》,乃是唐朝邊塞詩人高適送別好友時所做,正對此刻情形,可謂最合適不過了。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姜松吟誦著羅成詩句,忽然昂首,目光灼灼注視著羅成說道:“二弟詩作果然不凡,以你之天資,日後天下誰人不識君?”
羅成一首詩作,直接將姜松的豪情激發,羅成也知道姜松的秉性,笑著說道:“大哥所言不全,當是你我兄弟二人,皆聞名於天下,我羅家之名,揚於天下。”
“哈哈,大丈夫便該以此為志……”姜松爽朗笑道,大軍前行,往北平而去。
彭福益駐足看著姜松羅成領軍而去,他有些恍惚,亦是喃喃道:“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他亦是從中有所感觸,彭福益輕輕一笑,帶著大軍回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