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唐農學院> 正文 第三章 上達天聽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正文 第三章 上達天聽 (2 / 3)

作為發明者的李勝,肯定是要被留了下來的。不過李勝要求關老五也留下來陪自己。縣衙的小吏答應了下來。其實對於小吏來說,留下關老五也沒什麼,無非多一人吃飯而已,再說也不花他的錢。能夠賣李勝一個面子來說,他還是賺了。

李家村的村民和祖老都回去了,關老五將他的一貫賞錢,也讓人帶回去了。然後悠哉的和李勝在驛站裡白吃白喝。

第二天,縣丞帶領著一幫人來到驛站,將李勝兩人帶上,用馬車拉著曲轅犁和耬車前往了長安城。咸陽縣到長安城,也就五十里的距離,不到中午一隊人就進入了長安。

李勝看著繁華的長安城,不由得感嘆,不愧是歷史上百萬人口的都城,繁華的程度比李勝的想象要高的多。雖然不能和後世的大城市相比,但也是這個時代,地球上人口最多的城市。

工部衙門口,車隊停了下來。王思禮將官印和文書,遞給了門口小吏。小吏看了一眼馬車上的曲轅犁和耬車,感覺這兩個物件精美,不敢拖延就進內稟告去了。

其實就算曲轅犁和耬車是一堆爛木頭,他也不敢不阻攔。因為貞觀年間,李世民不只是廣開言路,還徵集民間的奇巧發明,只要能夠實用惠及社會,他都不吝賜賞。這也是李世民被稱為,秦皇漢武唐宗宋祖之列的原因之一。

小吏不大一會就出來了,對王思禮和李勝說,工部尚書有請。王思禮拜謝過李勝之後,就帶著李勝跟隨小吏進入了工部。

工部尚書段綸本來是不用管這些事的,交給下面的官吏就行。可是也巧了,今日早朝時,戶部尚書戴胄上書,今年春耕的多項問題,尤其是全國耕牛少,將會延遲春耕進度,進而會影響產量的問題。朝臣們紛紛束手無策,李世民及其惱火的宣佈了退朝,讓眾朝臣回去想轍,明日就要就要結果。

剛才門牙小吏來報,說咸陽縣丞帶領治下之民,進獻耕種利器。這下可是撓中了段綸的癢處。他急忙放下手中公事,說要親自接見。

“尚書大人,咸陽縣丞帶到。”小吏在門口說道。

“嗯,進來吧。”段綸坐在衙堂正中的書案前,整理一下官袍,開口說道。

“下官咸陽縣丞王思禮,拜見尚書大人。”

“草民李勝見過尚書大人。”

段綸聽到李勝自稱草民,眉頭一皺。道:“小郎君,為何自稱草民?難道對陛下與朝廷有怨恨嗎?”

李勝心想,電視裡的橋段不都是稱草民嗎?難道還有別的稱呼嗎?李勝不敢遲疑,在腦中思索了一下才明白,丫的,上了電視劇的當了。

原來,在唐朝還是很開放隨意的,民見官只要道出姓名或者字號就行了。草民二字確實有自輕自賤的意思,作為高傲的唐朝人來說,無非一種原因才會自輕自賤,那就是對其他人的嘲諷。段綸說李勝對朝廷有怨言,也就是這個理解。

李勝想明白以後,不由得不大罵後世的導演了。這他孃的坑人不是。罵人也解決不了問題,還是要像個說法。李勝想了一下就說道:“稟尚書,勝只是鄉野之人,年齡尚幼,也沒有進過府衙,所以見識不多,思量再三才想到草民二字,以代表自己的身份,若有不妥之處,請尚書大人海涵。”

李勝也是沒有辦法了,只好說自己的年齡小,沒有見識了。也希望他給自己一般見識了。

還好段綸沒有追究的意思,就聽段綸道:“也罷,你說一下,你造的兩物有什麼好處?可否實用?如果不能讓某滿意,小心你的屁股。”

李勝心想,這還記著仇,太沒有肚量了。不過為了屁股,李勝也好說道:“我造的曲轅犁和耬車,比之前的農戶所用的鐵鏵犁與耬車,不止能提速一倍的工時,還能使田畝增產兩成。”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