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向學院推薦了你。”克勞迪奧答道:“這裡我需要對你說一聲抱歉,在未經允許的前提下,學院對你進行了關注,並掌握了你的一些情況。”
“你可以看看這個。”克勞迪奧從抽屜取出一份資料,遞給古小石。
古小石接過來一看,好傢伙,資料上全是自己的檔案,從小學到高中畢業,每一學期的各科期末考試成績,每一次的體檢報告,學年結束後老師的評語等等,應有盡有。
“這……”古小石有些發懵,不知該說些什麼好。
“抱歉,請相信我們的誠意,”克勞迪奧歉然道:“學院是瞭解你的,包括你家裡的狀況。”
“讀個書也需要了解得這麼詳盡嗎?”古小石暗道,不過卻沒怎麼放在心上,他在王胖子家見過中介機構為胖子申請出國留學而準備的個人簡歷,比手中這份細緻得多,不單是成績,還有才藝和各種獲獎證書,當然大部份是杜撰的,恨不得把胖子吹上天去。
比起這個,古小石更在意,究竟是誰向奧古斯都學院推薦了自己?
“請您坦白告訴我,究竟是誰向學院推薦我的,我必須知道,這非常重要。”古小石凝視著克勞迪奧,問道。
“當然,是你的鄰居,一位姓張的老人家。”克勞迪奧答道:“想來你並不陌生。”
當然不陌生,古小石的腦海中浮現出一張蒼老的,鬚髮盡白的臉來。
老人姓張,就住在隔壁,廠里人都稱呼他為張工,古小石卻喜歡叫他張大爺。
張大爺是廠裡的技術骨幹,聽說早年曾經留學俄羅斯,回國後被分配到廠裡任職,兢兢業業一輩子,深受大家尊敬,有一個在外地工作的女兒,老伴去世得早,獨自生活,被人問到為什麼不跟著子女過日子,張大爺總是說:“住習慣了,不想挪了。”
張大爺退休後,喜歡坐在單元門前空地上,一杯茶、一把藤椅和一副象棋,古小石和張大爺結緣,就是因為那副象棋。張大爺的象棋和別人的不一樣,是國際象棋,那黑白分明,縱橫交錯的棋盤,深深吸引了古小石,於是便纏著張大爺教。張大爺是在留學時期迷上國際象棋的,那個時代,這玩意兒國內可不多見,瞧著古小石很有興趣,便隨意教了教,誰知這小孩兒居然學得挺快,剛開始一個教一個學,漸漸的,兩人從師徒變成了棋友,古小石似乎頗有天分,沒用多久,二人居然棋藝相當,勢均力敵,再後,若非古小石顧及到老人家的面子,悄悄讓手,張大爺早已不是對手。與撲克麻將之類不同,象棋圍棋幾乎沒有運氣成分,更加公平,也更講究天賦,個人的領悟能力和思考能力不可或缺,正應了那句古語:“少不成國手,終生無望。”
就這樣,古小石放學回家做完作業,一有空就去和張大爺切磋,從七歲開始,一直持續到十四歲,父親不幸去世,生活的重擔突然壓了下來,古小石再沒多餘時間下棋,張大爺身體不好,被女兒接走,去年某天,終於得知老人家已經撒手離去。
“是張大爺?”古小石喃喃道:“怎麼可能?”
“據我所知,是張老人家跟他的外國同學提到過你,而這位同學曾經供職的企業正好跟學院有聯絡,於是就在張老人家的請求下,向學院推薦了你。”克勞迪奧解釋道。
古小石有些迷惑,克勞迪奧的解釋雖然合情合理,但總覺得怪怪的,張大爺在世的時候,從未聽他說過,此刻突然提及,大爺已經不在了,想去問個究竟,終是再無可能。
這是一個彌天大謊!克勞迪奧曾經反覆思量過這個問題,奧古斯都學院怎麼會找上古小石?校長只有一句話,無論如何,把古小石帶到學院來。克勞迪奧派遣專人將古小石的背景底細調查得一清二楚,這才會有了今天這個瞞天過海,死無對證的理由,雖然不那麼讓人信服,但卻顯得有理有據。
克勞迪奧心裡很清楚,想要將這個男孩帶回學院,必須克服三個問題。首先肯定是信任,這是一切的基礎,必須要讓這個男孩信任學院和自己,所以克勞迪奧再三表達出誠意,所給出的理由也是真實可靠,至少看上去是這樣的;其次是興趣,也可以說,如何才能吸引對方,讓對方自願加入奧古斯都學院,總不能把他綁回去吧?當然,如果確實有那個必要,克勞迪奧相信校長有幾十種方法把古小石弄過去;最後,是條件,這個孩子的背景已經非常清楚了,成長在一個幾乎可以稱之為貧困的家庭,養父去世,只得母親和妹妹,經濟條件差,出國留學對這種家庭來說,只是一個夢。
關於第一個問題,現在已經解決,一前一後兩封信的作用雖然不大,但成功引起了古小石的注意,自己親自來面見對方,更體現出學院的誠意,透過這一次的談話,克勞迪奧基本確定,雙方已經建立信任,那麼第二個問題就會迎刃而解。克勞迪奧那深厚的專業知識和豐富的實戰經驗,再加上對人心的剖析和語言的藝術,實際上已經叩開了古小石的心門,拿捏得恰到好處,引起了對方的共鳴,勾起了對方的好奇心,克勞迪奧知道,這個男孩被打動了,下一步就是順水推舟。
經費問題,其實最容易解決。錢對奧古斯都學院來說,還真就不是個事兒。但必須要注意的是,如何才能合情合理地給予古小石幫助,又不會讓他起疑。免除學費和生活費,這是最起碼的,古小石根本就負擔不起,但這還不夠,考慮到他家裡的情況,一定數額的資助,才能讓他安心離開。歸根結底,就是一個量度,獎學金這種方式肯定可行,但給多少卻有講究,數額過大,一定會引起對方的猜疑,數額太小,又意義不大。
克勞迪奧知道,現在該是解決第三個問題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