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遊戲競技>我在江湖做女俠> 第一百五十三章 荊州終歸大漢國(一)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五十三章 荊州終歸大漢國(一) (1 / 3)

漢吳兩國在襄樊地域已經對峙十日了,雙方都有不少的損失,吳軍損傷是漢軍的數倍,不過因為漢江的緣故,吳軍水軍厲害,漢軍水軍只能以火船襲擾之後,從上游送下一下物資支援。

張微坐在城頭上,緊抿著嘴望著城外的一片火光。

一名親兵正幫他裹著大腿上的箭傷,中箭的位置倒還好,不是要害之處,隔著套在外袍內的兩層重絹,他所中的一箭只不過入肉一寸而已。

取出箭頭,先用鹽水洗過傷口,那滋味,令人只要跳腳!

之後塗上止血的傷藥,他的身體素質十分強大,恢復力極強,自然也不用再費事縫上傷口,直接就包紮了事。

張微的親兵中可是有些個都是經過專業培訓的,這是之前練兵時期,楊伊特意的要求,要求將軍親兵須得有簡單處理傷患的,看得懂地圖的,懂得數學計算的,這是強制要求,若是不達標,就要削減自己的名額,派錦衣衛中會的人去代替。

這自然是出身士家的將領都不願的,張微甚至還有一個是求了父親的關係,從醫護直接被調職來的,如今隊中也給他帶了五個徒弟了,皆有一定的急救術水平,處理張微腿上的箭瘡,完全是遊刃有餘。

而且現在他們奉了張微的命令,大部分都在臨時醫房中幫忙處理傷病,為張微去爭取士兵們的好感。

不僅是張微的親兵,他父親張翼的、關彝的、霍弋的還有姜維、羅憲等人的親兵,都是這般要求,到了一定職介,能帶親兵了,那麼都必須自備或者上級指派,卻要佔了你一個名額。

這就迫使將軍們,主動的去學習相關的知識了,誰也不想自己的身邊有著一個錦衣衛出身的親兵,因為那樣,一舉一動肯定都會被記錄,然後不知被送到了哪裡。

南邊張微並不清楚,不過至少在北境的各軍,將領都會親兵學點東西,比如認字,這都成了一股風潮,可以給士兵寄書信,書信便宜,依照現在大漢驛卒的費用,一郡一個銅子,最遠的也無非十幾個銅子,寄信還可以領取一半郵費補貼。

兵士寄信,代表著有牽掛,這是比較原始計程車氣控制手段之一,若是長期不給家中寄信的,那麼這員兵就不能大用,往後方調是其一,逐漸就會給退役。

還有其他的技藝,比如教士兵認字,也是將領親兵的活,能讓將領逐漸得到軍中的擁戴。

就像現在的張微,他雖然夜襲失敗了,自己還中了一箭,但士兵們依然保持著對他的敬意,一方面是他張微有著整個北境中數一數二的箭術,另一方面,也就是他的親兵為他建立起來的人望。

“但終究還是吃了虧!”張微不忿氣的捶著城牆。

忍耐了幾日,小心的探查吳軍沒有埋伏之後,張微方才出城劫營,不過沒想到的是,吳軍竟然是忍耐了這麼多天,設下的埋伏一直沒撤,害得他不得不狼狽退回城中,不過他還是憑藉著個人武勇,成功的把絕大多數跟著他出城作戰計程車卒都帶了回來。

在最後的一段道路上,張微展露著如鬼神一般的武勇,領著兩隊弩弓手攔道而立,藉著微弱的星光,對著緊追上來的吳人一陣迎頭激射。

在夜中依然精準如神的射術,用箭矢換來了一聲聲慘叫,嚇退了追兵,讓張微施施然的回到城中。

張微所率領的這些弩弓手中,部分是為了以防萬一,留下接應的弓手,這幾十員弓手是從手下數千名將士中精挑細選出來,射術皆為一流。

靠著他們最後時刻的精彩表現,還有他個人的武勇,使得城中計程車氣猶存,另外,在夜襲前,還收了一批物資,手上多了一批箭矢,讓自己的手上,多了一份守下去的本錢。

也是因此,物資能安然送達,讓張微覺得吳人可能已經撤下了戒備,才有了這次劫營失敗。

張微很感激曾經學過的一些學識,楊伊曾給這些軍學中的軍士們講過一些戰例,詳細的講解過孫子兵法。

孫子曰:昔之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故善戰者,能為不可勝,不能使敵之必可勝。故曰:勝可知,而不可為。

勝利與不敗那個更具有可控性?在孫武看來,勝利的不可控性更大,影響勝利的因素很多,重點因素取決於對手犯不犯錯誤,這是不以我方意志為轉移的,這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不敗則是在我方的可控範圍之內,是我們透過努力來達到的。

因此,作戰的第一目標,不是取勝,而是立足於現實層面保持自己不敗。

勝算是可以透過廟算模型評估出來的,是可知的,但是要做到勝利,則是“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必勝的口號只是鼓勵部下激發鬥志的手段,但能否真正做到,不可強求。

那麼在具體的作戰中,應該怎麼辦?孫武的辦法是: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