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武俠修真>劍影雲波> 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黑衣僧人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黑衣僧人 (2 / 2)

然後冷哼了一聲,轉身離開了。

道衍想起了以前和他在一起的點點滴滴,畢竟那個時候他們也算是各為其主了。

鬼谷子當年為大明帝國未來的皇帝留下了治國安邦之道,但很可惜的是,朱允炆並沒有完全按照他留下的建議執行。

鬼谷子當年還是劉伯溫的時候,便預料到了未來大明帝國可能會遇到的危機,他也很看好朱允炆這孩子,雖然他已經佔算到了一切,他還是想試一試自己能不能逆天而行。

所以他便在自己“死”之前,寫下了治國三十六策,然後放進了自己的棺槨之中。

與治國三十六策放在一起的還有一本大明律,因為這本大明律在,他避免了自己的假死穿幫。

但他留下的治國之策,卻依然被送到了京城,而洪武大帝朱元璋也將這治國之策交給了自己的孫兒,大明帝國未來的繼承人,建文帝朱允炆的手裡。

只不過朱允炆和父親朱標一般,為人寬厚仁慈,沒有帝王該有的雄心。

正是因為他的一年之仁,造就了一個大的禍患。

無論是朱元璋最後的叮囑,還是劉伯溫在治國三十六策中所提到的。

這一點也是尤為重要的削藩。

藩鎮的權利過大,已經成為了大明帝國的一個重要的隱患,無論是朱元璋和劉伯溫,他們生前都有這樣的疑慮。

而他們的意見也是一致的,那就是殺了藩王永絕後患。

而治國三十六策之中與洪武遺言之中都提到了一個方法,那就是趁各地藩王前來奔喪之際,將他們全都處決掉。

可是朱允炆的仁慈讓他放棄了最好的機會,結果就造就了自己政權的覆滅。

他想當杯酒釋兵權的趙匡胤,不想做兔死狗烹的漢高祖。

但趙匡胤可不是什麼人都能做的。

而他就失敗了,得來的結果是燕王朱棣攻陷金陵城,而他也是不知所蹤。

道衍想起了這些,當初他和鬼谷子就是分立在不同的兩個隊伍裡,道衍所支援的是燕王朱棣,他認為朱棣才是真命天子。

而鬼谷子自然也知道這一點,但他卻想逆天行事,最終卻也沒能力挽狂瀾。

不過他們兩個是對手也是最好的朋友。

而京城這塊風水寶地就是他們二人共同選址的。

當初將京師重地選在此地的時候,他們二人還曾經有過分歧。

不過最後道衍還是同意了劉伯溫的意見,本來道衍是想在元王宮的基礎上修建的,但劉伯溫堅持將舊王宮填埋掉。

&nbsp本章完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