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哥兒的袍子做好了。
墨伊拿了過去,王氏果真翻來覆去的檢查。
針角勻溜,直線走的直。彎也彎的好,收口處還打著花十字。
嗯,這活兒挺漂亮!
但她也沒誇,把墨伊打發走後,才跟王嬤嬤說:“這丫頭的活兒,還行!”
王嬤嬤笑道:“是,五姑娘挺細緻,前幾年學針線時,沒少跟老奴問呢。還學了裁剪呢。”
手裡的棉衣一放,王氏不以為的撇撇嘴:“用處也不大,想當初,我還跟姜師傅學過雲繡和雙面繡呢,真正成了親,又能用著多少?就算我嫁進了墨家,也沒到用做活過日子的地步。你看紋紋,虧得彈得一手好琴,否則,徐家這門親如何能成?墨伊啊,這輩子也就這樣了!”
過了一會兒,她又說:“做春裝的時候,不行就讓五丫頭……”
正說到這兒,外頭有人說:“太太,咱們大姨太太來了!正下車呢!”
“啊?!大姐怎麼來了!”王氏忙往外迎,“去喊姑娘們來!”
墨伊聽到大姨母來了。連忙梳頭換衣裳。
大姨母愛挑理,得整齊些。
其實這位大姨母,對她們家不差。送吃的用的,有好事兒也想著。
嫁的夫家姓秦,原本家裡也是經商的。眼光遠,謀了職。尤其這些年,秦姨夫在戶部因精通算術,連上幾個臺階。
大姨母能幹,有兒有女,手財頗豐,在婆家地位牢固。
所以,外祖家都捧著。
母親更是把她當主心骨,大事小情的,都要去討教,更會把對父親的嫌棄和兩口子的矛盾,添油加醋去訴苦。
搞到最後:
秦姨夫對父親總擺出一幅提點、教誨的上位者姿態。
而大姨母則是:我照顧你一家子,也不圖別的。但你得懂事,感恩,知道上進!
想到此,墨伊心裡就發沉。更別提外祖王家了……
王家雖然發財有不少年了,但仍擺脫不了小農和暴發戶意識。
對大姨兩口子趨炎附勢不說,還要踩著父親。
統共就這麼兩個女婿。王家待他們,得分出個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