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來到了佛山。
只是還沒有進入佛山鎮,就讓人明顯的感受到了熱力蒸騰,雖然廣東冬季並不是太冷,不能與北方的寒冬相比,但是氣溫也不是多高,但是佛山依舊散發出它的特點,人為在製造出一個熱島。
張軒一行人進入佛山鎮的時候,佛山鎮百姓紛紛拜倒在地,各大行會,與幾大家族,都畢恭畢敬的。對張軒恭敬之極,這固然是因為張軒的權勢所至,但卻不是全然是這樣。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張軒給佛山帶來的改變。
不要看,張軒南征以來,屢克名城。
但是真正給地方帶來極大改變的卻很少,大夏一切繼承明朝制度,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張軒的戰功,不過是給這些城池換了一面旗幟而已,或許有一些人因為這樣的原因對生活有極大的改變。但是細細看來,他們與之前的生活並沒有什麼不同,無非是換了一個朝廷而已。
唯獨有兩個地方,被張軒深刻的改變了。
一個是澳門。一個是佛山。
在張軒的力主之下,夏朝對澳門的控制,絕非明朝對澳門的控制可比。澳門因為夷華雜居,又是通商重地,短短一兩年之間,興旺數倍不止。甚至而今張軒面前就有一封傅上瑞的文書,就是澳門的擴建事宜。
本來傅上瑞準備在澳門建立縣城的。但是他規劃根本比不上澳門的變化,澳門彈丸之地,幾乎都要被港口房屋佔據了。故而傅上瑞不得不想重新劃分澳門縣的地界,給澳門多一點土地。
由此可見澳門的繁華。已經有小廣州之稱。
而另一個地方就是佛山了。
佛山本來就是廣東,乃至天下名鎮之一。
但是在張軒的支援之下,大力發展鐵業,又打通市場,再加上各處都在打仗,各種兵器,已經其他鐵器需要,實在太多了,更不要說有製造局坐落在佛山。
製造局本在冼家的產業的基礎之上建立的,但是有賴於各方面的支撐,再加上海面上,各地充足的需要,走上擴張,擴張的,再擴張的道路,以至於佛山一縣,製造局站一半的規模。
而製造局的發達,也帶動當地的鐵業的發展。
很多當地的家族都跟著製造局做生意,比如輸入鐵料什麼的。
這一兩年之間,佛山每天都在變化,各地湧入佛山的百姓也慢慢變多。不知不覺之間。這個規格建立的小縣,已經成為廣州數一數二的大縣了。與廣州兩個附郭縣相比,也差不了多少。
對此,佛山百姓對
張軒自然有感恩戴德之意。
不過,對這些應酬,張軒並不是很在意,匆匆應付之後。就讓冼子靖帶他去見焦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