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鄭家所有軍事力量都在朝廷的控制之下,唯一不在控制之下,都是近一半在遠洋出沒的商船。
天下海貿生意,鄭家佔據了相當大的份額。這些漂在外面的船隻聚集在一起,也是相當可觀了海上力量。
畢竟在海上行商,船上沒有幾門火炮都不好與人打招呼。
張軒也沒有想到,鄭經之亂就這樣平定下去。
一時間,張軒也不知道該怎麼處置。
如果說,他沒有將鄭家趕盡殺絕的心思,那是假的,而今是絕好的機會,在朝廷之上,也有不少人想對鄭家趕盡殺絕。
張軒甚至不用自己做些什麼,只要順水推舟就行了。
自然有人願意來髒了手。
只是張軒卻不願意如此,一來是對鄭成功的印象。
前世鄭成功民族英雄的名聲,即便放在這個時代,張軒也覺得,不管怎麼說,鄭成功擴土之功,決計是不可能少的。
將來後人評價,定然認為鄭成功是大功臣,那麼殺大功臣全家的是什麼人?
事業做到張軒這個地步,就開始追求身後名聲了。
另外,鄭成功對張軒的心態揣測也很到位。張軒也想為後世子孫立下規矩。
不管唐太宗功績如何大,但是他卻為唐代立下一個壞規矩,唐代的權力交接,沒有幾個是太平的。
這不是一件好事。
張軒並不想為大夏留下殺功臣的傳統。
而今鄭成功既然已經服軟了,還親手殺了自己兒子。張軒還要求什麼啊。
而且有一件事情,也影響張軒的判斷,那就是張萍。
因為張萍懷孕了。
此刻張軒其實是深深的後悔,後悔怎麼選中了鄭經。他總要為張萍著想一二吧。
張軒隨即召見了鄭成功。
當見到鄭成功的時候,張軒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鄭成功比張軒還小上好幾歲,但是而今看起來,卻好像比張軒老上十歲而已。
頭髮鬢角全部花白了。那股領兵打仗的氣勢,也完全沖淡了。卻有一種行將就木的感覺。
張軒立即說道:“大木,何至於此?”
鄭成功跪在地上,說道:“臣生此逆子,霍亂家國,請陛下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