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經在自己中軍大帳之中,只能看著各地的情報,眉頭緊皺,心中默默想道:“萬丹那邊也該有訊息了。”
鄭經最擔心的事情,就是鄭
成功倒向朝廷,但是他無論怎麼想,鄭成功也沒有倒向朝廷的可能。
不說,鄭成功會不會倒向朝廷。出了這個事情,朝廷會不會接納鄭成功。鄭經作為世子,很多事情鄭成功都不瞞著鄭經。
對於朝廷與鄭家之間,種種摩擦,鄭經知之甚祥。他覺得如果他坐在張軒的位置之上,定然會藉機將鄭家連根拔起。
根本不會接納鄭家。
鄭成功一定會做出明智的選擇。
他正在細想之間,卻聽見大帳之外,響起密集的腳步之聲。鄭經心中一動,頓時覺得不妙,厲聲呵斥道:“怎麼回事?是誰?”
“是我。”一個讓鄭經熟悉且恐懼的聲音傳來,鄭成功一掀簾子進來了。
大帳之中,只有鄭經與鄭成功父子兩人,鄭經頓時覺得腿軟,幾乎不敢站起來,他心頭一轉,立即跪在地面上,說道:“父王,兒臣不肖,請父親責罰。”
鄭成功看著自己的兒子,說道:“我小看你了,萬萬沒有想到,你會做下而今之事。”
鄭經一聽有門,立即說道:“兒臣不得已為之,朝廷對我鄭家步步相逼。而今不反,將來恐怕死無葬身之地。”
“請父親明鑑。”
鄭成功嘆息一聲,說道:“你知道,你做錯了什麼?”
鄭經說道:“請父親指點。”
鄭成功說道:“你沒有殺了張萍,你如果殺了張萍,你做了這般事情,我說不定必須與張軒打上一仗了。”
“但是你連一個女人都沒有殺了,我如今卻有另外一條路。”
“用你的人頭,請張軒原諒。”
鄭經一聽,手幾乎按在腰間的長劍之上,說道:“父親,朝廷對我鄭家百般挑剔,父親又功高震主,即便殺了兒臣,朝廷就能容得下鄭家嗎?”
鄭成功說道:“你不明白我,也不明白張軒,只要為了鄭家,我如何殺不得一個兒子,而張軒的心思,他是想為後世開太平,立規矩,絕不想濫殺功臣,最多是分封異域,說不定幾年之後,我鄭家就要封到爪哇去。”
“只要我鄭家忠心,他決計不會擔負也想擔負一個殺功臣的罪名。”
“所以殺了你,再迎回張萍,對了,你在臺灣那個逆種,我也看過了。的確是我鄭家的種,他母親,我已經處置過了。”
“將來這個孩子,就是鄭家家主,不過他年歲尚小,由長公主執掌鄭家一段時間,即便這孽種即便不在,你還有弟弟,總有一個能過繼給你。”
“這一點你放心,你不會斷了香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