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中,順治雖然什麼權力都沒有,但是
皇帝之位穩如泰山。
而如今在大同城中,他雖然大權在握,但是皇帝之位,卻風雨飄搖。
他而今的權力相當一部分是勝利塑造的,在大同城下擊敗夏軍,解了大同之圍,傑書奪回瀋陽,聯絡吳三桂,讓吳三桂投向朝廷。
這些事情,一件件辦了下來,這才穩住了大清陣腳,也讓下面計程車卒順從。
所以,順治自己不敗金身不能破,如果南朝大軍一來,就什麼也不做,直接不戰而走,如此一來,下面的人會怎麼看順治?
太多的底層士卒,看不到這裡面的前後因果,只是覺得順治怕了張軒。
而現在,順治是一點人心都不想失去。
他正正推敲了一夜,心中終於了腹稿。
第二日,晉王府之中,順治坐在主位上,厲聲說道:“朕與南朝勢不兩立,既然南朝皇帝敢來,朕就讓他來得去不得。”
尼堪見狀,立即出列說道:“奴才以為萬萬不可。”
隨著尼堪出列,下面滿洲蒙古的將領紛紛出列,七嘴八舌的說起來,無非一句話,忍一時之氣,還有捲土重來之時。而今不是交戰的時候。
順治表現出一意不允許,但是下面的群臣反覆勸說。
博洛要比尼堪通透多了,剛剛開始他還不知道是怎麼回事,但是時間長了,自然知道順治的用意,也跪在地上,說道:“陛下乃萬乘之君,不可輕犯險地,陛下執意要戰,奴才願意留守大同。”
君臣數人養了好一陣子戲,才終於將順治一心要打,下面的將領不敢打的形象塑造出來。
順治好一陣子才順了氣,說道:“既然諸位不同意,朕也準了,只是撤出大同,諸位先行一部,朕在最後。”
博洛還以為順治是客氣,說道:“陛下”
話音剛剛落下,就聽見順治斬釘截鐵的說道:“朕意已決,無須在意,朕要會一會張軒。”
這一件事情,一直是順治想做的事情。
特別是夏軍北上節節勝利的時候。
順治更是特別想見張軒。
只是就如象棋一般,很多時候是王不見王,順治是看過張軒的畫像,是清廷之中見過張軒的人描述,由宮廷畫師畫出來的。
但是這個時代的畫像,哪裡能與真人比?
而今張軒大軍而來,夏軍騎兵雖然多,但是不可能說八旗精銳,順治想約張軒陣前相見。恐怕除卻這一次之後,將來再也沒有機會見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