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明末求生記> 第一百零五章 天下共望張使君五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零五章 天下共望張使君五 (2 / 2)

或許在後世的粉紅小女生們,還以為什麼愛情,什麼婚姻,是天大的事情。只有在亂世之中生活過的人,才知道,與一個穩定的社會秩序來說,這都是狗屁。

張軒身後牽扯數以百萬個家庭,無數人為張軒一聲令下,捨生忘死。而張軒的兒子女兒,一生下來,就享用無人能比的榮華富貴。犧牲一點區區生活上情趣,又算得了什麼?

當然了,不到萬不得已。張軒也不想這樣做,畢竟而今的聯姻不是後世,後世聯姻還能各玩各的,而今聯姻對女人來說限制太大了。張萍雖然不是親生女兒,也是在張軒身邊長大的。張軒還是有感情的。

張軒尚且如此,鄭成功又是何等樣人。那可是狠起來,連兒子都想殺的人。對這種虛頭巴腦的聯姻,更是不太看重。

那麼用什麼打動鄭成功?張軒在心中細細思量,已經有了幾分把握,但是他缺一個說客,看著眼前的郭之奇說道:“郭卿,此計大妙,只是朕身側,少一位能說服閩王的人,卻不知道郭卿願不願意為朕使者,出使福建?”

郭之奇對此也是有所準備的,說道:“臣遵命。”

有郭之奇在先,其他的人也各自發言。不過,天下局勢就這樣,並沒有什麼出奇的地方。甚至有人如魏延一般,獻子午谷之計,張軒還不敢用。這種懸危之計。張軒徹底理解了諸葛亮。

打仗,不管怎麼樣的戰事,其實都有賭的成分,蓋因很多關乎勝負的資訊,根本不可以得到及時的傳遞與處理。可以說在命令發出的那一瞬間,這軍令就不是最佳選項了。

一般而說,有五分把握,就可以言戰。但是這種子午谷之計,幾乎是一分把握都沒有,去搏一個險勝。這就不是賭戰,而是賭博了,自然是十堵九輸。

不過,這些人的諫言多在內政之上,黃宗羲所言,複製丞相,改易科舉,罷胥吏,去閹官,等等。

特別是黃宗羲所言,去閹官一項,說得在一邊侍奉的李輔國眼睛一跳一跳的。但是李輔國在羅玉龍身邊,還有一點舊情,在張軒身邊卻一點舊情都沒有,張軒之所以留著李輔國,不過沒有人熟悉宮廷禮儀而已。

張軒本人不在乎這個,但是下面的人卻很在乎。

顧炎武所言,軍制,田制,錢法,形勢,郡縣。與黃宗羲一般,幾乎無所不論。只是這些事情都是內政上的,緩不應急,張軒聽得都有道理。他也知道,不管是夏清在內政之上,都承襲明代那一套,可以說弊病叢生。

只是而今大戰在即,以安定人心為上,所以所有的政治上的改易都一屢停止,張軒也只能將這些事情放在心底。

至於近君子,遠小人,這樣的老生常談,看似正確,卻沒有任何執行性,空談道德的諫言,張軒更是聽了一耳朵,只是過耳即忘。

不過,有一人之計,依然讓張軒心中一震。

這個人功名不高,在眾人之人,可以說坐在末位,年紀不小,雖然看上去氣色不錯,但也兩鬢斑白了,他就是李雲龍,字煙客。乃是諸生出身,與這些進士出生的大佬相比,相形見絀。但言語之間,自有一股慷慨激昂。身形矮小,但是聲震屋瓦。他說道:“以天下而言之,苦於東虜者,非江南也,乃北地也。北地丁壯見戮,婦孺為奴,又有圈地,使百姓失於田地,又有剃髮,令士紳羞見祖宗。武興年間,北地此起彼伏,舉義旗願亡請者,數不勝數。東虜刀鋒雖利,志士熱血未冷。無不南望陛下,北擊東虜。”

“陛下,既然以驅逐韃虜為志,豈能棄北地百姓於不顧?”

“即便而今,難以興兵北上,也當遣使聯絡中原豪傑,使天下百姓,鹹知陛下之志。”

“臣不才,少佐袁督師,一事無成,然遍遊北地,熟知北地豪傑。願為陛下使者,聯絡中原豪傑,公舉大事。”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