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吾騶起身踱步,沉吟了一會兒,說道:“你此去,只需說道,陛下胸懷四海,念及安南百姓,飽受戰亂之苦,於心不忍,派你來,將鄭,阮兩家,化干戈為玉帛,一致對外,助天朝驅除紅毛夷,則朝廷重重有賞,如果執迷不悟,誤了朝廷大事,就不要怪朝廷不講情面了。”
何吾騶也明白,以兩廣現狀,想要出兵安南,力有不逮。但是借南京的威勢放幾句狠話,卻是可以的。
不過,單單言語上的東西,未必有用。原因很簡單,安南內戰多年,當代正主,也是響噹噹的人物,從奪嫡之中殺出來的。在戰場之上,調兵遣將也沒有太多的失誤,也算是一個英雄人物。
怎麼說,這樣的人物,虛言恐嚇起不到什麼用處。
想要安南局勢,必須有一些硬手腕才行。
何吾騶轉身說道:“從廣東製造局之中,調出一批大炮,由你帶過去,你可選擇在鄭家,阮家之中給誰。”
“多謝大人,有了一批炮,想來安南就該安分了。”林察說道。
雖然在清夏兩國的戰場之上,大炮正變得不值錢了,雙方一場主力會戰,沒有
幾門大炮,雙方的指揮官都不自在。
雖然雙方炮兵作戰還很原始,但是對各種火炮已經司空見慣了。但是對於周邊小國來說,大炮還是能稱之為國之重器。日本稱之為國崩。安南也差不多。
鄭氏這一次南下,就是得到了葡萄牙人的武器支援。只是葡萄牙人的武器數量不多,自己還不夠用。
特別是張軒北上之中,澳門炮廠的產量,直接被夏軍給包圓了。似乎澳門炮廠都成為了廣東製造局澳門分廠一般。
讓葡萄牙人自己的產量都不足了。
林察手中有一批大炮在,立即能扭轉鄭家與阮家之間的戰略對比,更不要說這一場戰事之中,鄭家處於進攻一方,阮家處於防守一方,這火炮如果到了阮家手中,發揮的力量絕對不僅僅是幾十門火炮那麼簡單了。
有了把握之後,林察自然答應下來這個差事。
事不宜遲,廣東水師也沒有怎麼修整,立即起錨南下,他沿著越南沿海南下,一路上也派人打探鄭家與阮家的戰況,卻發現,這情況要比他想象的好多了。
鄭家趁著夏軍北上的時候,南下攻阮家。一開始憑藉葡萄牙人的武器,倒是打得不錯,將阮家打的損兵折將,連連後退。
如果鄭主想要的是打敗阮家的話,他已經勝利了。但是鄭主想要的是消滅阮家的話,卻還差得遠的。
看過越南地圖的人都知道,越南就好像是一個槓鈴一般,上面一個是紅河三角洲,下面一個是湄公河三角洲。這兩大片平原地帶,成為越南的重心所在。
而此刻湄公河三角洲一帶,就是阮家開闢出來的。
而阮家也是被鄭家打的沒有脾氣,只能向南開拓,引進漢人開墾良田,才逐漸發展起來的。
這個時候,阮家的勢力還沒有延伸到湄公河三角洲。僅僅憑藉著海雲關死撐著,這座關口在安南南邊,也是現代越南最窄的地方,名為海雲關。
如果說中國的南北分界在襄陽,是南下北上必攻之地。那麼越南的南北分界就在海雲關,乃是越南南北征戰必取之地。
歷史上阮鄭兩家,南北爭霸,這個名字少不了多次提起來。
而今鄭主就在這雄關之下,望而嘆息,他明明已經重創阮家了,將阮家的主力給打殘了,而阮家只剩下一口氣,但是因為這一座雄關,偏偏不能盡全功,而且曠日持久,一年多的征戰,日耗千金,後方有空虛,莫氏蠢蠢欲動,一時間這一戰居然打成了雞肋之狀。
食之無味棄之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