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明末求生記> 第二十四章 戰和之議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十四章 戰和之議 (2 / 2)

張軒豎起三個指頭,說道:“我張軒對天發誓,今生今世必報此仇。否則永墮無間地獄”

“不用說了。”羅玉嬌說道:“我信你便是了。”

兩人又溫存了一會兒,張軒就送羅玉嬌走了。張軒坐在自己的位置之上,長嘆一口氣,看著眼前的奏疏,有一陣子心煩意亂。羅玉嬌的反應,還是比較慢的。

蓋因羅玉嬌對政治並不是太喜歡的,她固然從小在羅汝才身邊耳濡目染長大。但卻喜歡平靜的小日子,如果不是因為羅玉龍的大仇在,張軒做什麼,她也不會說一個“不”字。

而且她對張軒也是情深義重,很好糊弄。

但是其他人就不一樣了。

下面的人說什麼的都有。各種意見紛雜,一時間張軒也難以決斷。

就張軒本人來說,他是非常不情願與清朝議和的,即便是臨時的虛與委蛇,也不情願,但是皇帝也做不得快意事,很多事情,並非他想怎麼樣就能怎麼樣的。要看情況現實情況如何。

“還好,初五之前,下面的人只能上奏,過了初五之後,就要在朝堂之上見真章了。”張軒心中暗道。

按照慣例,一般要封衙到正月十五。只是而今戰事剛剛平息,大夏百廢待興,張軒可沒有那麼心大的正月十五才理事。他雖然放了下面人的假,但是並沒有封衙,最少張軒還在正常工作。

鄭廉掌管的通政司,還接受

奏摺。

不過上奏的人並不多,也是清使的到來,一石擊起千層浪,讓很多顧不得休假,都一個個上書。

而今還能搪塞過去,但是初五開衙之後,張軒可就不能迴避了。故而他深吸一口氣,將幾乎要堆滿桌案的奏疏一個個掀開,看所有人的意見,不管是大官還是小臣。不管是支援議和,還是反對議和的。

希望從其中找出一條合適的道路。

就在張軒在苦思冥想,權衡與清軍議和的利弊的時候。李雯也出了驛站,去見一個人了,這個人就是侯方域。

侯方域與李雯都是一個圈子的人,之前還有不少詩詞唱和,也算是熟人。而今侯方域也是沒有辦法了,這才想秘密見李雯,但是李雯在南京城中一舉一動都被無數雙眼睛盯著,哪裡有什麼秘密可言。

雙方只好光明正大的會面了。

一見李雯,侯方域帶著幾分咬牙切齒的說道:“舒章,今日也只有你能救我了,否則不出數日,我就死在南京街頭了。”

李雯說道:“侯兄何至於此?”

侯方域就將高元爵如何奪了李香君,又如何將侯方域視為眼中釘,肉中刺,數次想要除掉他。只是而今南京多事,故而沒有下手罷了,一旦事情了結了,就是他命歸黃泉之時。

其實侯方域所想不錯。

對於李香君,高元爵恨不起來。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高元爵風流性子,似乎傳自高傑,高傑當初因為邢夫人被李自成追殺,兩人依舊是恩愛夫妻,而今雖然他因為李香君,成為圈子裡面的笑柄。覺得一腔怒火,但是一見李香君,就發不出來了。

李香君真是一個美人。

但是高元爵的火氣沒有別處發洩,就遷怒到侯方域身上了,使人盯死了侯方域。侯方域的說法之中,有不少腦補的地方,但是大致上並沒有什麼差錯。

李雯卻不這樣想,他覺得侯方域有如驚弓之鳥,杞人憂天,但是他卻沒有點醒的意思,畢竟這一次來江南,如果能帶些人才回去,也算是一個好處,畢竟而今清廷之中也不太平。滿清貴族之中,兩黃旗與兩白旗水火不容,在漢臣之中,南人與北人也尿不到一起去。

李雯在朝中自然算是南人一派,他知道南人一派而今最大的問題,就是後繼乏人,畢竟南方各地都在南朝手中,當初京城之中籍貫在江南的大有人在,但是因為南方在大夏手中,日子長了,恐怕所謂的南黨就名存實亡了。

拉一個人,解決不了實質問題,但也能無不小補。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