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洪承疇剛剛送走了阿濟格之後。不過兩日,就有跌跌撞撞的來報,夏軍過江了。
洪承疇大吃一驚,細細盤問,知道這訊息證實他剛剛修建好的沿江烽火臺傳來的訊息。他推門一看
,卻見南方數道狼煙沖天而起,大有接天蔽日之感,洪承疇不用看,就知道其中蘊含的含義,危機之極。
夏軍戰艦在千艘之上。
洪承疇大聲說道:“擂鼓,聚將。”
說實話,洪承疇對這個結果,非常震驚。他做出夏軍不會輕易北伐的判斷,絕非一拍腦子想出來的,而是經過細細的分析與判斷,否則洪承疇的判斷,也不會另清軍滿朝上下信服。
但是而今卻出現這樣的情況,洪承疇第一個感覺,是自己判斷錯了。但是細細回想,依然覺得夏軍沒有北伐之力。
只是軍情緊急,無暇細想了。只能先打上一仗再說。看看夏軍那邊到底有幾個意思。
等洪承疇統領大軍,到達江邊的時候,江邊數座烽火臺都已經掛上夏軍的紅旗了。
對這個結果,洪承疇並不吃驚。
畢竟每一個烽火臺不過幾十個人,最多上百人。能將訊息傳遞出來,已經是不錯了。
洪承疇目光一掃,不由的眉頭微微一皺,卻見長江之上,有數十艘戰艦,靠江停泊,船上的一門門火炮對準了北方,隨時都準了北方,隨時都準備發射。
再看夏軍,此刻上岸的人數不多,不過堪堪萬人而已,以三四個方陣的樣子,列陣在前。
如果是尋常時候,洪承疇只需一擊,就能將這陣勢給擊穿,但是面對這麼多火炮,這一戰最後打成什麼樣子。他也不清楚。他猶豫了好一陣子,說道:“撤退五里,安營紮寨。”
這五里的距離不遠不近,正好躲開夏軍的火炮。
“大人。”一個將領出列說道:“擊敵於半渡,乃是兵家至理名言,而今賊方半渡,正是進攻的最佳時刻,大人何故言退?”
洪承疇一眼看過去,說道:“放肆,這裡有人說話的份,拉下去重責三十大板。”
佟圖賴見狀立即說道:“大人手下留情,念在他心念父親,言語無狀,繞過他這一次吧。”
洪承疇冷哼一聲,說道:“重責三十,已經是饒過了。”
這個發言的將領,不是別人,正是石廷柱的兒子,石華善。
洪承疇獨領大軍,即便是多爾袞信的過,滿清貴胄也信不過,佟國賴最為貴妃之父,最為親貴,但是在軍中的威望又有不足,卻是足以牽制洪承疇,卻不會影響洪承疇的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