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自然不放在眼裡。
不退反進,硬生生的衝了上去。
而後一批一批騎兵下船隻之後,稍稍修整一下,就次第的加入戰場之中。
如果剛剛開始羅岱人單力薄的時候。他還有一點點危險。但是隨著騎兵數量的增加。夏軍騎兵立即佔據了上風。
一兩個時辰過去之後,忠貞營拼湊的騎兵明顯不是對手。羅岱更是得勢不饒人。甚至不限於野戰,還開始攻打明軍外圍的幾個小寨了。逼近大營。
明軍頓時也懂了起來。
當張軒從船上下來的時候,就聽見這個訊息。
“報,羅將軍破明軍百騎,斬一小校。”
“報。羅將軍,復破明軍百騎,斬一小校,破明軍一寨。斬一遊擊。”
“報”
“好了。”張軒說道:“不用說了,告訴羅岱,讓他悠著點,見好就收。”
“是。”立即有人答應下來。
張軒對羅岱還是很放心的,勝負暫且不說,羅岱逃命的本事決計不容小窺。不客氣的說,如果有一場全軍覆沒的大敗,張軒是決計逃不出去的,而羅岱活下去的機率卻很大。
只要他想。
而且張軒此刻也有很多事情要忙,沒有時間多管羅岱的事情。
大軍登陸並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張軒看上去目中無人,以一種驕橫的態度登陸,但是具體到行動上的時候,還是很小心翼翼的。比如先放羅岱上岸,就能表面一二。
羅岱所部在明軍與張軒所部登陸的夏軍之間,構成了有力的緩衝,再加上洞庭湖上停留的船隻,大炮可以直接覆蓋不少地段。第二波登陸的就是鄧和所部,也就是張軒最信任的汝寧軍。
汝寧軍在船上都準備好了。
一登陸,就用現成的柵欄,類似模組化的行動,幾乎在轉眼之間,就修建一道柵欄。
柵欄並不是完美無缺的。甚至還有意留下不少缺口。汝寧軍各部人馬,以哨為單位,整整齊齊的席地而坐。武器都放在手邊,隨時準備出戰。
此刻他們似乎也放鬆下來的,軍官也不多管,有的人士卒翻出乾糧,喝著竹筒裡面的水,交頭接耳竊竊私語起來。
這種熟悉的場景,讓張軒有些出神,他似乎回想到了當初軍訓的時候
。
不過,汝寧軍與當初那些軍訓的學生決計不同,數年的征戰,汝寧軍早已磨礪成一把寶刀。
不要看他們好像鬆散的樣子,只要一聲令下,他們立即就能轉化成戰事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