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慈不掌兵
“可能不可能,不是你決定的。”張素說道:“請你轉告鄭總兵,國朝新立,寬大為懷,以招遠人,但如果鄭總兵以為的曹營沒有雷霆手段,就大錯特錯了,還請鄭總兵不要自誤,為方國珍第二。”
鄭彩深吸一口氣,準備說什麼。張素已經拂袖而去了。只留下他的聲音渺渺道:“生意上的事情,一切照舊,只是戰守大事,還請鄭芝龍來談。”
鄭彩心中無數心思沉澱,最後臉色平靜如水,說道:“我們也走。”
蛟門山之事不歡而散,張素回來之後,立即向張軒說明,只是他有一些忐忑,說道:“將軍,這態度未免太強硬了一點吧?萬一”
“凡是因人而異,對付不同的人,就用不同的手法,鄭芝龍現在坐鎮一方,看上去很是厲害,但是他本質上還是一個商人,一個海賊而已,脫不了盜賊習性。盜賊習性是什麼,自然是欺軟怕硬。你越強硬,他反而越擔心,你如果軟了,他反而覺得你不行。”張軒說道。
張素表面心服,但是心中卻有一絲懷疑,心中暗道:“鄭芝龍此人,看上去也是梟雄情形,張軒是如何認定鄭芝龍會撐不住服軟的?”
卻不知道,張軒所有判斷都來自已經改變的未來。
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鄭芝龍僅僅在與清軍交戰失敗兩三次後,就投降,就知道他可不是什麼硬氣的人。
張軒其實也看出來,張素與曹宗瑜都並不是太服氣的。覺得張軒太過冒險了。
只是礙於張軒一戰戰打出來威信,不敢硬頂而已,此刻張軒恍惚之間才發現,他才發現,他在後世學過的歷史,才是他最大的財富,縱然現在歷史已經被自己改變了。
但是歷史之中的人卻不會改變。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很多人在歷史的選擇,固然有情勢所逼,但也有他們性格上的必然。
唯一讓張軒感到擔心的卻是,他所瞭解歷史,真的是歷史原貌?
張軒搖搖頭,不再去想了。
很多事情,多想無益,反正他已經下注了。
同時做出決定的,還有鄭芝龍,不過半日之後,定海方面就告急,阮進派人來報道:“舟山幾乎全軍而出,船隻有千艘之多,士卒大概有三四萬之眾,下官在海上與官軍先鋒施琅交戰,戰敗,折損戰船三艘,將士三百,已經回到定海,定海唯有新卒三千,還請大人速派援軍。”
張軒微微一笑。此刻他身邊將領都已經準備好了。
鄧和,王進
才,沈萬登,賀虎頭,張元海等秦猛跟著曹宗瑜攻閩了,並不在身邊。
他麾下汝寧主力,臨潁西平兩營,再加上他的親兵隊,只有七千左右。其他各部都分佈在其他府縣之中。
張軒說道:“傳令給阮進,讓他統領定海士卒,堅守定海五日。”
“是。”立即有人領命去傳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