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張軒下得命令。
張軒來到前面的時候,就已經是這個樣子,一見戰場上的情況,張軒頓時心中大驚,見羅岱幾乎想赴死的行動,二話不說下令收兵。羅岱聽了之後,只能狠狠的甩手撤了回去。
不過,從圖賴身前,到夏軍軍陣之中,不過幾百步,但是這幾百步,就好像是刀山火海一般。
等羅岱回來之後,他身上已經是渾身浴血了。
張軒見狀心中又恨又急說道:“你這老毛病不能改改嗎?”
羅岱低頭不說話,張軒看他身上的血,又是覺得心疼,說道:“下去養傷吧。”
不是張軒想對羅岱大發雷霆,而是羅岱的舉動,在張軒看來,根本是不必要的。
雖然清軍動作快,但是夏軍的反應並不是太慢的,羅岱只需給步陣爭取一點時間便是了。根本不用搏命衝鋒。張軒來到這裡,僅僅是微微整頓一下,就將步陣列好了。
兩三個營的步陣,東西橫列,大隊大隊士卒組成密集陣勢,刀槍幾乎蝟集在一起。遠遠的看過去,反射的光芒星星點點彙集在一起。
而陣勢前面,還有火器排列,不是別的,大多數是虎蹲炮。
這種小炮,張軒一直想下放到哨一級,作為步兵支援火力,雖然大部分夏軍沒有,但是這一次派在最前列的軍隊,自然是經過加強的,在羅岱擋住清軍突擊的時候。就已經列好陣勢了。
大隊夏軍騎兵從陣勢留下的道路撤到後面。
在張軒看來,這個陣勢並不算太完美,只能說得過去而已。
很多地方都有混亂,甚至還幾個士卒因為亂陣被就地斬殺。張軒暗道:“這些士卒的訓練還是不行。”
這一次張軒帶領的軍隊,很多並不是張軒本部,大部分是羅汝才帶在身邊中軍,強到是強了,不過,羅汝才與當代將領一樣,更重視搏殺能力,對佇列什麼的,並非不重視,而是覺得看得過去就行了。
花花架子又打不了仗。
所以比起張軒本部還是有所欠缺的。
不過,這樣的陣勢在圖賴看來,已經不錯了,他見狀也沒有強攻的意思,立即下令收兵。畢竟八旗就這點骨血,阿濟格折損不少,多鐸早就暗地囑咐過了,死漢人,死多少都不用管。但是滿人是傷亡。卻一定要控制。
甚至可以用一句話來形容多鐸現在的政策,不死過最後一個尼堪,我大清決計不會放棄的。
騎兵攻步兵嚴陣,傷亡定然不小,圖賴下令收兵。
只見清軍騎兵緩緩的撤退了,好一陣子消失在地平線之中。這一場突兀的戰事,就這樣結束了。就好像是沒有發生過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