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出征之前
但是出征也是一件麻煩事情。
兵部衙門之中,一條長案放在中間,兩側都是文官,一邊以張軒為首,一邊以張質為首。噼裡啪啦的算盤之聲,不絕於耳。長案之上都堆滿了賬冊,一邊是張軒軍中的花名冊,一邊是戶部的物資清單。
雙方文員都在討價還價。
張軒這一段時間,都在與張質商議。
羅玉龍很明顯將江南當做曹營的根本要地,故而整個浙江省,都容不得有軍閥存在。
張軒在寧波統領浙南數府,又允許便宜行事,截留稅款,不是軍閥,也是軍閥了。
張軒有幾分後知後覺的感受到,他此番出征,未必不是基於這個原因。
江南根本,是張軒先提出來的,也是曹營一直以來的總戰略。
正因為以江南為根本,故而,一些次要地方,就能容忍半獨立勢力,比如袁時中,高傑,黃得功。
張軒固然是嫡系人馬,但也不能因此影響了南京。
而今,南京之所以能制衡各地方,因為兩個原因,第一個是南京手中的實力,比袁時中,高傑,鄭芝龍加起來還強一帶,第二,就是錢了。
這一遭,對鄭芝龍大抵沒有什麼用處,但是不管是袁時中,與高傑都不能拒絕南京方面的餉銀,以及跟著餉銀一併過來的文官們。
而張軒所佔據的寧波,紹興一帶,也是自古以來的富庶之地,張軒在浙南就有一些礙眼了。
所以,張軒出征之後,就出現曹營第一個文官的地方大員,就是浙江巡撫,而王龍也升任浙江總督,總理浙江軍政。而南直隸長江以南的精華地帶,也按照舊例,以南京總領。
也就是說,在政治劃分上,這兩地很明顯的文官化。
地方將領最少沒有截留稅款的權力。
這樣的事情,張軒也是樂見其成的。
畢竟曹營越強大,背靠大樹好乘涼。
張軒估計,最近一段時間,軍隊在修整,但是以錢謙益為首的文官也沒有閒著,估計過一陣子,除卻高傑,袁時中,鄭芝龍所部的轄地之外,其他地方都會收為南京直轄。
從這裡也看出來,張應元為什麼罵錢謙益為老狗了。
雙方的矛盾,幾乎是到處都是。
羅汝才一邊放縱文官收權,一邊又在武將這邊做好人。而羅玉龍乾脆就是文官的總後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