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勝負之數
現在與官軍的戰鬥,已經呈現碎片化,頻繁化。可以說官軍與義軍之間,無時無刻不在戰鬥,但是規模並不大,大量數百人級別的戰鬥頻繁發生,千人級別的戰鬥都畢竟少了,至於數萬人的大戰幾乎不可能發生。
面對這樣的局面,義軍也只能化整為零。故而這樣頻繁戰鬥,讓張軒意思到一件事情,他不得不改變之前作風,他不能再主導一場戰役,具體戰鬥指揮,已經下放到下級軍官,而張軒要負責的是整個戰略形態。
“官軍的實力如何?”張軒問鄧和說道。
鄧和說道:“官軍的實力不過爾爾,根本不值一提。只是想要找到官軍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隨即鄧和將這一戰的詳細情況細細說了出來。
這一戰在張軒看來是一場釣魚。
誘餌就是寧波深入大海的一角,一個名叫崎頭的地方。
在整個寧波的地理來看,這個地方好像是一隻伸到大海之中的手。
三面臨海,與舟山群島彼此相距不遠。
也正是因為這裡特殊地勢,這裡也是雙方交戰的要點之一,也是唯一雙方發生數千人規模大戰的地方。
以官軍的意思,想要將這個得天獨厚的地方,納入統治之中,讓官軍在岸上有一個堅固的據點。
而且這一帶當初也是官軍主動放棄,義軍幾乎不戰而得,也屬於定海衛管轄之下,官軍人地兩熟,與舟山相距數十里而已,又有大海阻斷。
這樣地方,怎麼看,也是優勢在官軍手中。
故而官軍主動進攻,一舉攻下崎頭,甚至以崎頭為根基,大舉西進,一舉攻克了定海後所,大嵩所一帶,兵鋒直指定海。
曹宗瑜大舉出擊,在東錢湖東與之大戰一場,這一戰,本身並沒有直接激戰,不過是試探做戰而已。這一戰下來後。官軍知道不是義軍對手,迅速從海上撤走,曹宗瑜追之不及,收復定海後所,大嵩所,也佔據了崎頭。
但是官軍騷擾別處,繞過寧波府,直接突襲紹興府三江所。大軍不能在這裡久留,鄧和就授命帶著本部人馬留守在此地。鄧和將張元海哨留守崎頭。而大隊人馬隱藏起來。
一連藏了十日左右,終於官軍再來,這一次是鄭氏的人馬。
在鄭氏久攻不下的時候,鄧和突然出現,打了鄭氏一個措手不及。鄭氏人馬逃跑不及,鄧和俘虜千人,還奪得大船七艘。
這一場勝利,放在一場大戰之上,並不是什麼多大的成績。
但是放在綿延數千裡的海防線上。卻是一場少有的勝利。
“好。”張軒非常高興。
他高興的並不是一場勝利,而鄧和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