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城是雖然是城池,但很多時候,他並不是專注於防禦的城池。張軒第一眼看見的時候,所想到的一句話就是:“非壯麗無以重威。”
整個內城,城並不高,只有兩三丈之高,但
是卻是磚牆,張軒得到的情報似乎是純磚牆,並不是那一種包磚夯土城牆,特別是城門附近,有大量的浮雕,無數奇珍異獸,都在城牆之上,雖然歲月流逝,但依舊不減風采。
數層高的城樓,極其廣大,上面不知道有多少根硃紅色的柱子,高出城牆不少,讓人有一種沉重的壓力。下面城門處,並不一個城門,而是並列的三道城門,中間為大,兩側較小。
每一座城門上面無數根銅釘閃爍著光芒,硃紅色大門,有一種莊嚴的旗幟。
城牆之外,是護城河。河水是從內城流出來的,而這一條河流的下游,就是張軒之前在外城之中看到的那一條河。
這一條護城河,恐怕也兼顧城市之中排水問題。
護城河很寬,大抵有幾十米寬,而護城河之上,還有好幾道橋樑,幾乎每一個城門之外,就有一道橋樑,橋樑是多拱橋,上面鋪著一塊塊大青石,這些大青石被這麼多年,無數人踐踏,早已踩的光滑無比,橋樑上的欄杆發出一種熟悉的白色。因為比較遠,張軒看不真切,不過看上去應該是漢白玉。
這就是說明內城並不是一個合格的城池的。
每任何一個要塞,會在護城河之上架橋。
唯一有一些不協調的,就是這些城牆之上,城樓之上都有一些陳舊的氣質,說好聽的是歷史沉澱,說不好聽的是歷史遺留,因為他們的那個時代,已經成為了歷史本身。
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在張軒的心中閃爍,忽然想起來了,天安門,故宮。
這裡有一種那樣的氣質,但是無數年的風吹雨打,頹廢與倔強,給了他們不同的色譜與感覺。
張軒說道:“秦猛去吧。”
秦猛快馬賓士而出,馬蹄踏在飛灰之上。大聲說道:“城頭上的人聽著,皇陵已經被我拿下了,速速投降,我們不傷皇陵分毫,如果你們負隅頑抗的話,我們就焚燬皇陵,讓北京的小皇帝看看,他的大臣都是一些什麼人物。”
雖然地面之上有很多殘灰,但是秦猛還是賓士在大道之上,大聲呼喊,一隻手拎著盧九德的人頭,一邊重複著剛才的話。
“好生卑鄙。”馬鑾狠的幾乎將眼睛給瞪出來。咬牙切齒的。
馬鑾即便政治經驗再淺薄,也明白這是一個好大的黑鍋。
不投降,坐視皇陵被焚燒,到時候傳到朝廷之上,馬士英能有什麼好下場嗎?要只知道馬士英在朝廷之上,並不是沒有敵人的。如此大的黑料,豈不讓東林那些人高興之極。
但是投降,更是不可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