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餘音渺渺
闖賊灌開封城。
是崇禎十五年夏秋之季,最大的新聞,好像是一顆石頭砸進水面之上,引起了無數波瀾。
不管侯恂怎麼否認,河堤不是他們扒開的。 但是開封城陷入洪水之中後,第一個反應過來的就是黃河北岸的官軍。幾乎與洪水是前後腳。就有船隊來往,將城中還在高處的人全部接了過來。
當然了,這都是城中的達官顯貴。沒有一個是普通人。
雖然,張軒派人扎木筏救人,但是木筏如何能與船隻相比,義軍的木筏與官軍的大船一遇見,就不要想回去了。
故而,凡是官軍出動的時候,木筏救人行動都必須停止。而且正是因為有官軍船隊在,曹營也不能渡過這一條新黃河,來與闖營回合。大傷腦筋。
但是即便只是這樣,也不過是從開封城之中救下來數千人而已。
高名衡上書請辭。
他固然知道,為了朝廷大局著想,寧可淹了開封城,也決計不能讓流寇得到。但是他從崇禎十二年調任開封,一直為守住開封城殫精竭慮,但是如今雖然不是親手將開封城沉入水底。但是每每想起開封城之中舊識成新鬼,就不能自已。
崇禎皇帝知道高名衡之能,想晉升高名衡為兵部尚書,仍督河南。但是高名衡數次以病辭。崇禎帝不得已,乃命王漢為河南巡撫代高名衡。
高名衡回鄉。
只是天下之大,容不下絲毫田園詩歌了,兩年之後,清兵南下,高名衡在故鄉沂水殉國。
陳永福早有準備,雖然部屬丟失了不少,但是父子兩人仍然撤到了北岸。後從孫傳庭,與闖營再次見過陣仗。
而桑開卻沒有到北岸,而是被河水衝到下游了。九死一生之後,依舊重整旗鼓,與義軍繼續作戰。
而黃澍以守開封城有功,被派到左良玉軍中督軍,他與左良玉相處很好,成為左良玉的軍師。
周王卻病了。
病得很重。
他六十多歲的人了。
而這六十多年來,從來沒有離開過開封府,開封府既是他的枷鎖,也是他的故鄉,他從小就喜歡站在承運殿之上,眺望開封市井,但是前幾日,又親眼看見滾滾的黃河水,從北到南淹沒了整個開封城。
看著所有鮮活的人,全部變成一具具河上的浮屍。
他如此能受得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