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光先先是跟隨洪承疇南征北戰,後來洪承疇調到了遼東,左光先也一路跟隨,不過,也不知道與洪承疇之間到底有了什麼樣的矛盾,左光先被洪承疇棄用,回家閒居。代替他的是白廣恩。
不過,也因此躲過了松山之戰。也算是禍福相依。
大軍到齊之後,孫傳庭立即校閱三軍。
發現三軍甲冑,兵器,士氣,與自己想要的都還有差距的。但是孫傳庭已經沒有時間再多做停留,只能犒勞三軍,鼓舞士氣,待九月初一,出關擊賊。
一日頂盔摜甲,校閱三軍,對孫傳庭來說,也是一個不小的負擔。剛剛回來休息,就有御史蘇京來訪,孫傳庭立即請見。
自開封之圍,崇禎提拔三御史出京督師,即王漢,王燮,蘇京三人,這三人都資歷淺薄,地方官出身,有戰功在身。而當初以百騎破袁時中萬眾的縣令,就是蘇京。
孫傳庭也事事讓蘇京參與,一來蘇京並非庸才,二來以示北京那位以公心,希望北京那位能夠放心。
蘇京與孫傳庭見禮過後,立即說道:“孫公何日出兵?”
孫傳庭說道:“軍中之事,你無事不與,情形如何,你已經知道,九月出兵,已經是勉強之極了。還能如何?還想如何?”
蘇京說道:“孫公所言,下官也是無法啊,聖旨三五日一督促,聖心憂慮,主憂臣辱,且闖賊蹂躪河南,河南士民翹首以盼王師,多留一日,百姓就多死一人。還請孫公明鑑。”
蘇京所言,情真意切。絕非虛言。
蘇京在入京提拔御史之前,就在河南為官。在河南地面之上,也有一些親朋舊好。這些人聽聞蘇京在陝西,就有親朋送書信而來。
在蘇京看來,字字是血,所識之人大半成新鬼,剩下的人,也不過是苟延殘喘而已。
而且蘇京沒有與闖賊對過陣,只是與豫東的民軍,還有袁時中對過陣。
對闖營所部沒有足夠的認識,以為義軍都是袁時中之前那個樣子。不過烏合之眾。
上情督促,下情相逼,賊數雖眾,但是在他看來的,並不過爾爾而已。孫督師治兵屯田本事,以及整頓士卒士紳的手腕,蘇京還是佩服的。只是覺得孫傳庭有些怯意。就日日來詢問,問得就是一句話。
“何日出兵?”
孫傳庭長嘆一聲,說道:“明日出兵。”
蘇京鬆一口氣,說道:“如此,下官也能給陛下一交代了。”
孫傳庭不想說這個話題,說道:“軍中時疫如何?”
蘇京說道:“已經平息的差不多,那個遊醫吳又可,還是有幾分本事的。”
孫傳庭說道:“如此,你也下去好好安頓吧。明日開始行軍,就不如現在這麼安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