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明末求生記> 第一卷 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 第十七章 行軍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卷 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 第十七章 行軍 (2 / 2)

張軒再也無法拒絕,而且也拒絕不了,營中可不養閒人。如果張軒不做這個,總要做別的。張軒也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說道:“既然如此,張某就領命了。”

張軒整頓他麾下連帶傷員,大概三十多個人。按說三十八匹老馬,再加上張軒自己一馬一驢,還有曹大的一馬,一行人都能騎在馬上行動。不過,一行人準備花費了一點時間,就落在隊伍最後面。以張獻忠,羅汝才的騎兵在最前面,後面乃是老營,都是老弱病殘,還有一些馬車輜重之類。

張軒一行人都馬車輜重後面。

受限於馬車輜重的速度,即便都有馬速度也快不起來。

這是平時安全地帶行軍順序,如果戰時,又是另外的順序。

這樣的速度對張軒來說正好。張軒騎在馬上,雙手死死的拽著韁繩,按著馬鞍上面的扶手,不敢亂動。唯恐一不小心,給了馬兒錯誤的暗示,讓他猛地跑了出去。

“呵呵,”曹大就在張軒身側的吊床上面躺著。“公子你沒有騎過馬吧。”

“沒有。”張軒說道:“在家裡的時候,那有時間騎馬啊?”

他本意是說,後世除非去專門的馬術俱樂部,根本不會有騎馬的機會。而曹大卻會錯意了,說道:“也是,以公子的聰慧,在家中定然是讀書上進啊。”

張軒苦笑不得,也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只有沉默了。

騎在對面馬上的曹氏輕輕踢了曹大一腳,立即將話題給岔開,說道:“還沒有謝過公子對我家老曹的救命之恩。”

“什麼救命之恩,我不過是出一個主意而已,算不得什麼救命之恩。”張軒說道。

“對,這主意也就公子能想出來,別人都想不出來。”曹大說道。“也不知道公子這主意是怎麼想出來的。”

張軒暗道:“我能說,我不過是將人抬的擔架,換成馬抬而已嗎?”張軒心中一轉,說道:“是讀史書時候讀到的,漢飛將軍李廣有一次被匈奴人俘虜了,匈奴人就是這樣,用漁網將李將軍掛在兩馬之間。”

曹大說道:“‘胡騎得廣,廣時傷病,置廣於兩馬間,絡而盛臥廣。’祖父在時,嘗言我讀書不得其法,乃死讀書。此刻方知,果然如此。也沒有想到,我現在居然與飛將軍一個待遇。” 言語之中有一股悲愴之意。

張軒心中暗驚,他好一陣子才反應過來,曹大所言,應是某本史書之中寫李廣的原文,說來慚愧,是張軒小時候看的是連環畫,才有這個印象,但是史書之中是怎麼寫的,張軒就不知道了。

只是有一點,張軒可以肯定的,就是曹大,絕對不是普通人,無他,普通人根本不能讀書,即便有錢讀書的人,多讀四書五經考狀元,而這位曹大,居然能背出某本史書。想來家教很嚴格,又不是科舉世家,因為專門靠科舉的話,對史書不會要求專精的。

張軒雖然一時間摸不清曹大的底細,但是覺得曹大絕非常人。

張軒試探的說道:“今日聽聞,曹兄與南陽知縣程文英有血海深仇,卻不知道是什麼仇,可否說給在下一聽。”

曹大頓時沉沒了。一時間只聽見馬鈴叮叮噹噹的聲音。曹氏在這樣的事情上也不敢插話。曹大沉默好一陣子才說道:“本來我的家仇,本不願意說給人聽,不過今日說穿了,也沒有什麼。張兄與我有救命之恩,還有什麼不能說的啊?”

“我雖然姓曹,並不名大,名宗瑜,曹宗瑜。父親科舉無成,鄉居南陽,而家祖乃天啟朝三邊總制曹林。今上登基,家祖與魏閹有染,罷官在家,有十幾年了。我家在南陽富甲一方。而程文英,乃是我家祖的學生。到任南陽第一件事情,就是來拜會家祖。有我曹家的支援,程文英的南陽縣令當得很舒服。不過,家祖當年下野是得罪東林,有人買通程文英,要至我家於死地。”

說話之中,曹大的情緒在不斷的變化。由驕傲到自豪進而悲痛,一說起程文英就有一種刻骨的痛恨。

“我永遠忘不了那一日。”曹大,或者說曹宗瑜說道。“那一日,管家來報,程文英將家祖的拜帖扔到地上,口出不遜之言。家祖大怒,立即帶著僕役去縣衙。要教訓這逆徒。但是一去,再也沒有回來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