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青是左良玉的親信,甚至左青到底是是不是姓左,是原來姓左,還是為了在左良玉麾下混改姓左,一時間也弄不清楚,不過有一點卻是肯定的,那就是左青,就是左良玉部下的主心骨,即便他們不大喜歡左青,但是卻不敢不畏懼左青後面的左良玉。
也就是左青敢這樣毫不客氣的問。
猛如虎目光看向所有的將官,看他們的眼中都有幾分疲憊。但是猛如虎心中還是不願意停下來。
猛如虎有自己的考慮。
首先,猛如虎知道一個事實,就是他們的行軍能力根本追不上流寇。
因為左軍的軍紀太爛了。很多行動都無法約束,每過一地都不會安安分分的,劫掠地方花的精力多了,趕路的精力自然就少了。
即便猛如虎是他們名義上的上司,也無法約束,他的本部人馬太少了。只有六百騎,軍中從來是實力說話的。特別是現在這個時候。
而且,張獻忠也不是老老實實的跑路的,一邊跑路一邊給他們留下很多障礙,比如說燒燬棧道,橋樑等等。所以官軍的速度快不起來。
如果現在安營紮寨。明日說不定獻賊又流竄到什麼地方去了。
只是猛如虎卻不能直接說,如果這還是他的舊部的話,自然可以直言不諱,但是現在卻不可以。
猛如虎看向劉士傑。
劉士傑心領神會。說道:“大人,從瀘州到現在,我們在獻賊後面追了四十多天了。如今楊督師正在等我們的好訊息。今天如果不出擊,明日獻賊逃之夭夭。我們拿什麼向朝廷交代。朝廷怪罪下來,我們誰能承擔?這麼多天的追逐,我們累,獻賊不累嗎?大人,下官願意做先鋒。”
劉士傑不準備在左良玉麾下幹了。
不為別的,就是因為劉士傑想往上爬。劉士傑部下也有一些實力,但是在左良玉麾下卻屬於邊緣化的人物,他並不是看好猛如虎,而是看好猛如虎的後臺,楊嗣昌。
楊嗣昌剛剛下放平賊的時候,為左良玉請封了平賊將軍。左良玉也很配合,雙方配合之下,就有了瑪瑙山大捷。張獻忠被打的丟盔棄甲,損失慘重。
但是很快,楊嗣昌與左良玉的蜜月期就結束了,楊嗣昌對左良玉進行打壓,甚至有將平賊將軍印許諾給賀人龍之言。將左良玉的部下分割使用,挪到了猛如虎麾下。
這樣種種手段。讓劉士傑看到了機會。
如果他能幫助猛如虎收編了這兩三萬人馬,他就是猛鎮之中的二號人物,與楊督師搭上線。將來未必不能與左良玉平起平坐。
所以他很果決。
“好。”猛如虎說道:“事不宜遲,讓大軍就地休息一下,一口氣殺到獻賊面前,只要殺敗了獻賊,獻賊所有財物,我猛如虎分文不取,都分給諸位。而且獻賊挖掘皇陵,如果誰得了獻賊的首級,我猛如虎保他一個總兵官。決不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