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猜楚崑崙是去幹嘛?”
網路上,不少人提出了疑問。
“這還用問,肯定是找北約認錯去了。”
有網紅不假思索說道。
“連父母都因他而死,再不低頭,誰知道會不會再有親人朋友被連累?”
“可我怎麼覺得,以楚崑崙的性子,是去找麻煩啊。”
“怎麼可能嘛!”
當即就有人叫了起來,更有甚者發出了嘲諷。
“挑釁北約,他腦袋被驢踢了嗎,那可是地球上最強大的軍事聯盟,連華夏都要畏懼三分,楚崑崙怎能抗衡。”
此時,在所有人的潛意識裡,仍舊不覺得凡人能戰勝軍隊。哪怕六王、西方三聖者甚至玄界六散仙表現出驚世駭俗的戰力,也沒有人把他們和軍隊作比較。
很多人都奇怪,楚崑崙想做什麼?
等到他們真正發現楚一的意圖後,盡皆啞然。
“楚崑崙真是膽大包天,居然去挑戰北約了!”
軍部之中,有人搖頭冷笑。
“英法德可不是泰國陸軍那些軟蛋!大不列顛的戰艦曾遨遊四大洋,以世界為漁場。德國是兩次世界大戰中最強大的國家,哪怕風光不再,他們的科技水平也是遙遙領先。法國雖然比英吉利和德意志要弱,但也是世界五強之一,更不用說他們背後還有美利堅。楚崑崙這是自尋死路啊。”
“這樣一來也好,讓他和北約鬥個兩敗俱傷,對我們百利而無一害。”
一位海軍中將戲謔說道。
“但楚崑崙終究是我華夏人,真的任由他死在西方人手中?”
有將軍不忍道。
“若是平心而論,我也想和他交個朋友,可惜在國家利益、世界大國之間的博弈面前,個人的力量總是微不足道的。”
華夏此時雖然飛速發展,位列世界前三的大國之列,但總體實力比美利堅還要差上一大截,因此不到萬不得已,絕不會動用武力,而是要選擇一條和平崛起的路線。
但楚一的所作所為,恰恰與國家的意志相違背,險些把華國拖入戰爭的漩渦,甚至引發世界大戰。
遠方天空中傳來轟鳴聲。
楚一身披金焰橫貫虛空,向著西方飛掠而去。他如同一隻包裹在金焰中的神凰,振翅翱翔,速度之快,不遜於超音速戰鬥機。
“歐洲列強出手了,他們要趁此機會擊殺楚崑崙,永絕後患!”
論壇上,有人分析道。
“歐盟聯手就算是美國也要敬畏三分,楚崑崙再強大,終究只是凡人,如何能扛得住艦船利炮?”
“呵呵,你忘了,他可是剛剛才斬殺了五位東方散仙啊。”
少數人保持樂觀,認為楚崑崙就算贏不了,也能全身而退。但絕大多數人則認為,楚崑崙必死無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