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楊莊兩口子也沒敢聲張,兩口子晚上藉著‘遛彎散步’的功夫轉了一圈。估算了一下村子裡可能賣出去小雞的數量,其結果基本上就不能做數。
因為都是自己家實用,這裡大多數養的都是笨雞。養了一年多才幾斤大小,賣的那點錢還不夠塞牙縫呢。
“我聽說人家養雞場三個月就出欄了,人家的肉雞養的可大了呢。”張翠蓮挎著顧致城的胳膊,二人往宋磊家裡走去。
“這附近養雞場也不是沒有,吳大雨主要還是從老百姓這邊收貨。他的廠子規模也未必能有多大,要是靠著他一家,也不一定是長久的事兒呢。”顧致城有些擔憂起來,看來不怎麼相信吳大雨。
張翠蓮知道吳大雨其實就是沒有品牌效應,如果他做的燒雞、板鴨、烤鵝有專門的牌子、特定的口味以及相應的門市。不過幾年的功夫就打出了名號,然後做成連鎖店也不是什麼難事兒。
想到這裡她腦子裡忽然萌生了一個想法,想做一個食品廠。顧致城聞言忍不住笑道:“你可輕點折騰吧,你手上答應寫完的還沒有交稿呢。你主意倒是挺多的,每一個都不錯。可惜就是沒有長性!”
這個一點不冤枉張翠蓮,她可不就是沒有長性麼。當初服裝廠做設計師畫圖紙,也算是她正了八經的第一桶金。如果按照她的想法,現在早就是服裝公司的老闆了。
廠子也有了,設計理念也有了,品牌也打造了,門市店也開了。可最終那個相信她是匹千里馬的伯樂跑到了廣東。做起了她的服裝批發,不去做固定品牌而是走量。
現在廣東、武漢、北京都有自己的分店,兩口子開闢的道路就是各大城市最繁華的外貿城、服裝城、商品城。
“你說如果當初你臉皮厚一點,不就沒有後來三番五次的跟我惋惜了麼。”顧致城颳了刮張翠蓮的鼻子,忍不住打趣她:“你說你每次看見專賣店的衣服就忍不住嘀咕,說你們也曾經可以開專賣店做特色服裝的。可惜你沒堅持,丁可也沒有長遠的眼光。你們倆對市場的把控觀不同,幸好沒有再繼續走下去。”
這也不怪張翠蓮,她畢竟後來還是要嫁人隨軍的。她以婚姻為主,所以後面的所有工作幾乎都是為了顧致城或者是這個家而斷送的。
張翠蓮的第二個機會就是與付鑫一起做的家電生意,雖說是代理商但也了不起了。張翠蓮沒有腦子一熱做自主品牌,但家電生意在今後至少十年都會讓兩口子賺的盆滿缽滿。只不過家裡面的瑣事太多,張翠蓮兩口子有心避事。這才忍痛兌了出去,付鑫倒也夠義氣一句話都沒說。
幸好張翠蓮手上還有幾處房產,兩三個山頭,上百株果樹。兩口子不用擔心生計的問題,可以悠哉自在的生活。
可這樣的平靜久了,享福久了,那顆蠢蠢欲動不安分的心又躁動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