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楚先皇雖然治理國家不行,但為人卻一直都是不錯,在其廕庇下,無論是戲子還是花匠,太監還是宮女都能找到自己的身份和位置,但身居高位,卻不是為人和善就能勝任的事情。
最後南楚先皇死於自己封為宰相的戲子手裡,就是最好的例子,那名戲子能從社會最底層,最後位極人臣,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南楚先皇對他的恩德大不大?那自然是恩隆之極,不可復加也。
那為何那南楚先皇勢弱的時候,那戲子又是第一個舉起屠刀的人呢?這就是為上不尊,為下不御的後果了。堂堂一個九五至尊,不顧上下尊卑,整日和一群地位低下的人廝混在一起,那還有什麼威信可言?這朝廷上下,到底還有沒有君臣之分?
所以這南楚先皇死在自己之前親手封官的戲子手中,也算得上是咎由自取。不過南楚先皇雖然扶了一堆小人起來,但終究還是有幾個忠肝義膽之輩,當年的鎮殿將軍金才良,便是如此。
當年金才良固然是為了報復熊穆殺死大皇子登上
皇位,從而將其嫡長龍子竊出,但怎麼處理熊穆這個龍子,金才良卻顯得非常猶豫。作為南楚先皇的近臣,金才良自然是知道,看似消沉無比的南楚先皇,其實比任何人都希望南楚能繁榮昌盛,但經歷過理想的美好與現實的殘酷之後,南楚先皇才漸漸地徹底放棄,縱情酒色之中。
南楚皇帝看似登臨九五,貴不可言,但那些個世家大族哪個不是盤根錯節,勢大根深?怒龍江以北,北齊帝王一紙詔令之下,就是江湖頂尖勢力魁首人物,都不得不進京覲見。
怒龍江以南,這等人物就算熊穆出行恰好遇見了,這些人都可以自持身份,拒不跪拜,其中計較,也只有當事人才能明瞭。
熊穆雖然不是南楚先皇最為中意的繼承人,但好歹還是南楚先皇的親生血脈,如果熊穆再被推翻,那南楚到底還姓不姓熊,那就是一個未知數了。
這也是為什麼金良才會在竊出了龍子之後,又突然“反水”的原因,不是其幡然悔悟,站到了熊穆這一邊,而是其也是打心底裡想看到南楚熊氏皇族,能就此延續下去。
所以對於熊穆這個嫡長龍子,金才良思慮再三,也沒有痛下殺手,而是親自將其送進了那個漁村,讓其與熊彪互換了身份。
當然金才良此舉看似魯莽,實則精明,畢竟在熊穆狠狠地殺了一批人之後,知道當年一二內情的人都是三緘其口,恨不得自己早一點忘卻,又怎會頭腦發熱來這漁村,探查一番當年本來該就此消失的孩童,又復現在此呢。
這一點就是連熊穆都沒有想到,而這金才良最後居然在熊穆眼皮子底下,大搖大擺地在蘇州城裡當起了豪強,真可謂是把燈下黑這三個字發揮到了極致。
當然,人力猶有盡時,金才良瞞得過熊穆,卻瞞不過白蓮教。要說這天下間誰的訊息最為通達,那是風雨樓無疑,那舍了這風雨樓之外,誰能排在第二,那自然就要數白蓮教。
誰都知道白蓮教行事詭秘,無孔不入,但就算是風雨樓當年全力追殺,都沒有將白蓮教斬草除根,為何?一方面是黑蓮聖王強勢崛起,另一方面,便不得不說白蓮教本身的情報工作做得好了。
風雨樓的情報來源,大多是依託於旗下遍佈各行的產業,而白蓮教的情報來源,卻依靠那些冷不丁就成了白蓮教教眾,三教九流的人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