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至於不通武道,居於小小上庸城內的蔣溫倫,都聽聞過藏劍山莊嫡七公子,徐遙的大名,但徐遙再怎麼名動江湖,跟蔣溫倫也是沒多大關係。所以蔣溫倫做夢也沒有想到,這樣的人物會在碼頭上支了個麵攤,還被自己略施小計,拐回家去稱兄道弟了這麼久。
不過在明白了徐遙的身份之後,蔣溫倫心中便驟然一鬆,不管徐遙的實力有沒有徹底恢復,只要能行走無礙,那這上庸城裡怕是沒幾個人是徐遙的對手。
更何況徐遙還身具藏劍山莊嫡七公子的身份,就算在藏劍山莊之內,那也絕對是核心中的核心,主子中的主子。在這上庸城內明面上身份最高,威風八面的藏劍使,在徐遙面前只不過是家奴一般的人物,連給徐遙提鞋都不配,
這樣一來,便是有潑天的禍事,在徐遙顯露身份之後,也能迎刃而解,想到這裡之後,蔣溫倫面上便露出一絲喜色。雖然徐遙可能礙於自身傷勢未復,或者顧忌三清道宗追殺等等原因不願意暴露自己的身份。
但就算是隱於暗處,那對於上庸城之中的各方勢力來說,那也是一隻不折不扣的斑斕巨虎,無人打擾還好,要是真的有人想故意來摸老虎的屁股,那徐遙這隻老虎可是要跳起來
吃人的。
想到這裡,蔣溫倫又琢磨了一下傳聞之中徐遙一貫的行事風格,心裡不由地便為宋廣等人默哀了一番,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獄無門闖進來,惹到了這一位的頭上,那還有什麼好果子吃麼,破家滅門只在眼前,只看最後能不能留個全屍。
蔣溫倫正在愣神的時候,已經被徐遙拉拉扯扯到了醉仙樓裡,徐遙到了樓中後廚之後,便開口說道,“之前你吃的黃罐頭,原名佛跳牆,又名滿壇香、福壽全,通常選用鮑魚、海參、魚唇、犛牛皮膠、杏鮑菇、蹄筋、花菇、墨魚、瑤柱、鵪鶉蛋等匯聚到一起,加入高湯和老酒,文火煨制而成。成菜後,軟嫩柔潤,濃郁葷香,又葷而不膩,味中有味”
“箇中手法,非言語所能道盡,所以賢弟當時開口相詢,我才笑而不答,非是為兄敝帚自珍,此中妙處,只有親手過得,才能明白其中三味所在”
“這道菜品的起源,說來也很是有趣,相傳是源於一幫慣於在酒樓前要飯的乞丐。??這些乞丐拎著破瓦罐,每天都要在這酒樓前要飯,偏偏這酒樓老闆也是一個心懷仁善之人,每每將客人吃下的殘羹冷炙讓小二留給這群要飯叫花”
“直到有一天,這一位酒樓老闆出門,偶然聞到街頭有一縷奇香飄來,遁香而去,去發現那些乞丐為圖方便,將破瓦罐中剩酒與各種剩菜倒在一起,在此吃得津津有味。這位老闆因此而得啟悟,回店以各種原料雜燴調配,悶之以二十年陳壇老窖,創造了這道菜餚”
“此菜初創之時,並無名字,這酒樓老闆苦思冥想之下,也沒有想出一個令自己滿意的名字,故別出機杼,傳檄全城,說自己素慕文雅,故設下酒席,以文會友,並設下前朝墨寶,添為彩頭”
“自此全城才子齊聚一堂,各設題目,吟詩作賦,文宴進行到一半,一堂官在酒樓老闆的囑意下,捧一罈菜餚到各才子桌前,壇蓋揭開,滿堂葷香。眾才子聞香陶醉。有人忙問此菜何名,答:尚未起名。於是各才子即席吟詩作賦,其中僅有一句最為出彩,雲;"壇啟葷香飄四鄰,佛聞棄經跳牆來。"眾人應聲叫絕,此人也被定為此宴文斗魁首”
“此菜用料多海鮮珍品,製作方法獨特,食味濃香,炮製技藝繁複,尤其對最後悶制的老窖要求極高,非一般佳餚所能比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