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元朗坐在由人、貨物和家禽動物混載的慢速列車上,熱情的與周圍老百姓搭訕、聊天。
任誰都想不到,這個穿著普通,說話慢條斯理,平易近人的,竟然是堂堂省委領導、襄安市委書記。
主要是大家沒往這方面想,受制於他們資訊不發達,根本不知道市委書記是誰。
偶爾經過的列車乘務員,也只是瞄了幾眼,並沒當成一回事兒。
本來車上管理相對寬鬆,聚眾聊天常有的事兒,沒什麼稀奇。
在咣噹聲中,列車停靠一站又一站,隨著上車人少下車人多,車廂裡的乘客越來越少,天也逐漸黑下來。
這期間,厲元朗正好向楊自謙討教楊素素那封信的內容。
誰知,他這麼一問,楊自謙不好意思的撓了撓頭,“厲書記,對不起。”
厲元朗怔怔一愣,好端端的,楊自謙倒的哪門子歉?
“不瞞二位領導,楊素素給厲書記您寫的那封信,是我的建議。”
怪不得,厲元朗恍然大悟。
楊自謙熟悉信訪流程,懂得如何寫能引起領導重視。
有他的傳授,也直接促成厲元朗這次微服私訪。
當然,厲元朗並未批評楊自謙的行為,反倒十分欣賞。
他喜歡傾聽民聲,瞭解民意。
在與楊自謙的閒談中,厲元朗已經掌握凹壩村的基本情況。
他感興趣的是寫信之人楊素素。
十分迫切想要見一見她。
又經過一個來小時的緩慢行進,天色已經完全黑下來。
列車徐徐駛入下馬關村。
顧名思義,下馬關村古代時有驛站。
驛卒騎馬途經此地,下馬打尖稍作休息,所以才有了下馬關村名字由來。
和其他村屯一樣,下馬關村只有乘降所。
由於沒有站臺,下車時要十分小心,免得踩空摔倒。
楊自謙率先跳下車,站在門口搭著厲元朗和徐萬東的手,分別幫助二人安全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