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正義的使命> 第1472章 宗族間的百年恩怨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472章 宗族間的百年恩怨 (2 / 3)

“一座沒有煙火氣的城市,必定死氣沉沉,沒有活力。所以,我們治理城市,除了政策引導,也是一門藝術活兒。”

耿天策頻頻點頭,感慨說:“書記所言極是。我也在考慮,藍橋市想要發展,想要壯大,不能單純的走老路。”

“當然了,那座火爆城市的成功不可複製。但是,他們以誠相待,齊心協力的這種精神卻可以複製。”

“厲書記,我有個想法,不過還不成熟。你先看看這個,看完我再把想法告訴你。”

說著,耿天策把一份檔案交到厲元朗手上,“這是鐵關區送來的材料。”

這份材料記錄一起涉及兩個宗族之間的百年恩怨。

鐵關區下轄的柏楊鎮,原來是個小村落,經過二百多年的發展,逐漸形成如今規模。

柏楊鎮,顧名思義,鎮裡主要住著姓柏和姓楊的兩大家。

其餘姓氏都是後搬來的,只佔全鎮人口的百分之三十。

柏家和楊家世仇,可以追溯到二百年以前。

論起來,柏家和楊家還有親戚關係,他們的老祖是姑舅親。

俗話說,姑舅親,輩輩親,砸著骨頭連著筋。

可就是這麼一層關係,卻因為當年表哥出賣表弟利益,導致兩家反目成仇,彼此不僅不相往來,還把這一項寫入族譜,規定子孫後代也要徹底斷絕走動。

當然了,隨著社會進步,柏家楊家不可能沒有交集,但也只是泛泛之交,面和心不合。

儘管區政府想法設法,要調和兩家關係,只是收效甚微。

而且有意思的一點是,柏家後人大多從商,不少人還把生意做到省外甚至國外。

本著親戚互幫互助原則,柏家人生活過得都挺好,富足。

楊家呢,從政的居多。

竟是端鐵飯碗的,要麼在政府部門,要麼事業單位。總體上看,日子雖然不如柏家,但也過得去。

不久前,柏家的柏春風要在柏楊鎮附近開一個休閒度假村。

柏春風這些年在外地做生意,混得風生水起,如魚得水。

為了回饋家鄉父老,投資一千萬,修建一個集旅遊、休閒、吃住為一體的去處。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規模不算很大,但是可以帶動相關產業,刺激當地消費。

本來是件好事。

不過,在佔地方面遇到相當大的阻力,拆遷戶中,楊家後代集體拒絕搬遷。

用報告中所述內容,現任柏楊鎮的鎮長楊子滿為了維護楊家利益,枉顧為全鎮的發展機遇,明面支援暗地裡反對,使絆子,使得這項投資計劃擱置半年,至今沒有一點緩和跡象。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