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七娘還在為虞氏對顧鈺給出的“脫穎而出”四個字而暗生不悅情緒,此時聽到虞氏問到落水之事,她也來了精神。
“母親,我覺得此事定然與十三娘有關。”顧七娘說道。
虞氏看向她。
就聽她道:“母親,十三娘素來就不喜十一娘,又對她那張家的表哥懷有仰慕之情,而張家郎君又與十娘和十一娘交好,十三娘常因張家郎君贈予姐妹們禮物之事而爭寵生妒,這次計程車女遊宴,也是因為張家郎君畫了一副畫,十三娘便挑起事端,也不知跟十妹說了什麼,十娘才會被氣得一個人跑去錦鱗池邊,才會和十一娘爭吵,然後一同落了水。”
“十娘被氣到錦鱗池邊,又如何會與十一娘碰上?”虞氏這一問,卻是讓顧七娘愣住。
“我怎麼知道?也許十娘就是知道十一娘在錦鱗池邊,所以才跑去那裡的。”找不到充分的理由,顧七娘便以這一句話搪塞了過去。
關於士女遊宴上,一些小娘子們所發生的事情,虞氏也有所耳聞,但卻知之不詳,更未親見,事後,顧老夫人也打殺了幾名僕婢,自此下僕們更是噤若寒蟬不敢再提。
敢提的也只有大房裡那素來驕縱的十三娘子了!一個九歲的小娘子竟會有如此心機?還是……這件事情根本就是“那個人”所為?
見虞氏怔神,顧七娘又道:“阿孃,你在想什麼,難道你還不相信我說的話嗎?你別看十三娘年紀小,她越是小,越是仗著受寵而肆無忌憚,十妹與十一妹落水之時,我雖在亭中也未親見,但事發之後她是第一個趕到錦鱗池邊的,這難道還不夠說明她……”
虞氏目光生疑,看了看窗外,示意顧七娘閉上了嘴。
顧七娘不再說話,房間裡靜默了一刻。
“適才十一娘有句話說得好,君子有九思,無真憑實據,便不可妄下定論。”虞氏一邊望著窗外,一邊對顧七娘說道,“這句話,你要謹記!”頓了一聲,又肅然道,“你也去將《論語》與《莊子》抄寫十遍!”
顧七娘驚訝的瞪圓了眼,不服道:“阿孃,您為什麼要罰我?”
“身為顧家的嫡女,我的女兒,其言行舉止連自己的庶妹都不如,難道不應該受罰嗎?”虞氏道。
很少見母親的臉上有這般慍怒之色,顧七娘神色一愣,微露出尷尬與怯色,這才不情不願的屈膝行了一禮道:“是,母親,女兒謹記!”
與虞氏母女的淡定平靜不同,顧十三娘所在的棲霞院就不那麼平靜了,因為捱了訓,胸中憋著一股氣無處發洩,顧十三娘抬腳幾下,便將幾個繡墩踢得老遠。
幾名婢女手忙腳亂連忙將她踢翻的繡墩傢俱擺正,剛直起身子,氣還沒喘夠,就聽顧十三娘喝道:“渴死了,這棲霞院裡難道連茶水都沒有了嗎?”
這一聲喝斥,本來就神情惶惶戰戰兢兢的幾個婢女皆不敢出聲,你看我我看你的賭著誰也不想先邁步,還是站在最前面的一名婢女抗不住壓力,忙倒了杯水顫抖的送到顧十三娘面前。
顧十三娘接過仰首就是一飲而盡,婢女看得驚愕,身為下僕,如果主子們的言行舉止哪怕是一個小小的動作不合規矩,她們也是要受到嚴懲的。
婢女想要規勸,但一個字都還沒有吐出,就聽得“噗”的一聲,臉上一燙,卻是被噴了一臉的茶水。
“這什麼茶,難吃死了,我養著你們,就是讓你們做這麼難吃的茶來敷衍我的嗎?”顧十三娘喝道,然後一指門外,“還不快去給我查,那賤婢現在又在幹什麼?”
她話說完,幾名婢女連連答是,正要出門時,門卻開了。
張氏帶著幾名老僕走了進來。
“十三娘,你又在鬧什麼?”此時的張氏沒有了在怡心堂裡的溫婉慈和,滿臉都是恨鐵不成鋼的嚴厲和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