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人類:從世界起源之始,人類就和精靈族一樣作為主要種族活躍在阿拉德大陸上。人類這個種族有著不少缺點,比如壽命短暫。和精靈族相比,人類的一生可以說是轉眼即逝;而且他們的身體比較脆弱,不像某些種族體型龐大、力大無窮;另外人類的心靈總是處於矛盾之中,無法完全地趨向於一方。但是這種種的缺陷並不能阻止人類的發展。作為一個擁有無限潛力的種族,人類總是不斷地進行自我挑戰,不斷地突破極限。獲得了比任何種族都更強大的力量。自從精靈們銷聲匿跡之後,他們成為了守護阿拉德的大陸的最具代表性的種族。
天族:天族是天空之海上的大陸——天界的居民。比暗精靈更高挑的個子、修長的四肢是天族的典型特徵。由於一千年前天界與阿拉德大陸斷絕了交流,如今沒有留下多少關於他們的記錄。
暗精靈:暗精靈是擁有黝黑面板和銀色頭髮的精靈。他們生性封閉保守,大多隱居於地下,與人類等其他種族關係並不融洽。暗精靈性格易怒好戰,但整體數量較少。他們的基本身體能力比人類優越,而且還能使用魔法,所以一般沒有人敢和他們為敵。暗精靈天生擁有夜視能力,在黑暗中也能行動自如,再加上他們身手敏捷,因此也有一些暗精靈在大陸各地當暗殺者。然而,最近由於毀滅紀爆發的重力逆轉,暗精靈王國的首都暗黑城破土而出,以冒險家為首的人類紛紛聚集到暗黑城,暗精靈們迎來了新時代。如今暗精靈們開放了暗黑城,與人類交流頻繁,原本只是少數種族的暗精靈一族的影響力日益擴大。
班圖族:班圖族是對定居在斯特魯山脈以北邊境的所有部族的總稱。族名“班圖”源自古代英雄班圖。他是最早翻越冰冷的斯特魯山脈,並佔領了相今的赫頓瑪爾地區的傳奇人物。現在的班圖族雖然分裂成幾個小部族,不過一但遭遇劫難,不管是饑荒還是冰龍斯卡薩甦醒,這幾個勢力都會團結一致,一起翻越山嶺,將族人們安全轉移到大陸腹地。與普通人相比,班圖族人身材魁梧、力氣很大。因常年生活在寒冷艱苦的惡劣環境中,他們的性格較為粗暴,嗜好烈酒,且戰鬥慾望非常旺盛。然而,毀滅紀爆發時,他們生活的萬年雪山崩塌,大部分班圖族人喪生,現在只有少部分倖存者居住在北方避難所。
精靈:“阿拉德大陸上最完美的種族。”從世界起源之始,精靈就擁有強大的魔力和淵博的知識,還能輕鬆使用複雜的魔法。修長的身材、潔白的面板、長長的尖耳朵是他們最大的特徵。他們的容貌非常美麗,至今人們仍把精靈的外貌當做美的標準。精靈們致力於把阿拉德大陸變得更美好,並且向人類傳授了許多知識和魔法。然而,人類覬覦精靈們的寶物,他們向精靈發的襲擊,縱火燒燬了精靈們生活的森林。許多精靈因此而喪生,廣闊的森林毀於一旦,阿拉德大陸逐漸沙漠化。在此過程中,偉大的大魔法師瑪爾在沙漠中央建起大魔法陣,營造適宜生活的環境,倖存的精靈聚到格蘭之森,展開結界管理他的魔法陣。然而,瑪爾的大魔法陣最終因為大火災而受損,精靈們犧牲自己修復了魔法陣,從此以後徹底在阿拉德大陸消失了。
龍族:龍族擁有比人類強大得多的魔力,能使用他們獨有的魔法,並且還能在人形和龍形之間自由變身。為了躲避人類的攻擊,長期以來他們都藏身於阿拉德大陸深處,然而帝國擔憂龍族會發展為阿拉德的威脅,持續追蹤他們。龍族中的反動分子遭到驅逐,剩下的則被帝國嚴格看管起來。龍族中的溫順者與人類共存,追求阿拉德的和平;然而,一部分對帝國心懷不滿的龍族為了推翻帝國的統治、掌握大權,正在各地開展恐怖活動。
怪物:對毀滅紀以後包括原來的其他亞人種在內的生物的總稱。它們殘忍暴戾,帶有一種不知緣由的邪惡感,有人說這是它們的天性,也有人說是因為轉移的影響。
哥布林:毀滅紀以前生活在阿拉德大陸的一種怪物。它們智力低下,外表兇殘、身材矮小,重視身體能力,因此弱小的哥布林常遭到歧視,嚴重的情況下甚至會被殺死。哥布林一族是徹底的階級社會,它們從人類那裡搶奪來的衣服或武器等會嚴格按照階級高低進行分配。由於它們的主要棲息地格蘭之森在毀滅紀中被毀,據推測該種族或已滅絕。
元素精靈:從毀滅紀以前就一直生活在阿拉德的種族。據推測它們誕生於魔法,具體的生態結構尚不得而知。它們受到充滿整個世界的各屬性元素的影響,種群根據元素的屬性進行分類。各屬性元素精靈與其他屬性的元素精靈的具有完全不同的性質。它們的平均智力在人類之下,但存活已久或力量強大的元素精靈擁有比人類更高深的智慧。
第2章。
毀滅紀:自從瑪爾的大魔法陣因格蘭之森大火災而損毀之後,精靈們雖然犧牲自己修復了魔法陣,但被毀過一次的魔法陣無法再發揮從前的力量,開始逐漸弱化。最後衰弱的魔法陣中出現巨大的異次元裂縫,爆發了可怕的轉移想象。此次爆發中產生的大規模轉移能量對阿拉德的怪物和人類造成了極大的影響,阿拉德的多個地區發生了重力逆轉。暗精靈的地下城市暗黑城漂浮到空中,地下水噴湧而出流入天空之海,這些都是因為毀滅紀導致的重力逆轉。不僅如此,毀滅紀時爆發的轉移能量至今能持續影響著阿拉德。
轉移:轉移是指不知從何時開始,透過次元移動將生物、建築物、地區等各種東西轉移到阿拉德世界的現象。轉移是一切混亂的起因,但很多部分目前尚不明朗。
悲鳴洞穴事件:毀滅紀爆發後,蟲王戮蠱從被稱為“悲鳴洞穴”的不祥洞穴中跑到外面,悲鳴洞穴一帶陷入混亂。調查結果表明,這一切是因為比戮蠱更可怕的怪物佔據了悲鳴洞穴。帝國派出軍隊想要除掉怪物,然而他們只搞清楚了該怪物名叫“使徒希洛克”,還沒進入洞穴就全軍覆沒。後來,帝國高額懸賞,阿拉德大陸的著名魔法師和戰士紛紛前往悲鳴洞穴。但是消滅了希洛克後生還的人只有四名劍魂而已。他們分別是西嵐、布萬加、阿甘左和巴恩。人們稱頌他們為拯救了阿拉德的英雄。
鬼神之戰:德洛斯國尚未稱帝國之時,“鬼神之戰”是德洛斯國搶奪佩魯斯帝國的最後王權、確立正統性的契機。這場戰爭發生在一個名叫“坎特溫”的城市,當時戰況非常激烈,以致於三百多年過去了,人們仍難以忘記當時的慘狀。面對30多萬的德洛斯大軍,僅兩萬人的佩魯斯帝國軍展開殊死防禦戰,當時佩魯斯帝國最後的忠臣——神官吉格為了克服兵力的劣勢,利用了鬼神的力量。因此,德洛斯軍隊雖然人數上有壓制性的優勢,但依然陷入苦戰,然而隨著吉格被鬼神的力量反噬。德洛斯軍最終還是佔領了坎特溫,取得了勝利。
卡贊瘟疫:起源於毀滅之神卡讚的精神崩壞狀態。若症狀惡化,感染者的眼球將會變色、身體能力大大提升,但同時也會失去理性,破壞眼前的一切事物。卡贊瘟疫是不治之症,避免激烈的感情波動、平靜地生活是延長壽命的唯一方法。有時候感染者的一隻手會變得怪異,但並不是所有感染者都會發生這種現象。然而,卡贊瘟疫並非沒有危險,所以周圍如果有這樣的感染者,最好默默離開。
偽裝者:偽裝者是指偽裝成人類模樣的惡魔。接受死神的提議成為混沌之神的奧茲瑪降下“血之詛咒”,中了這個詛咒就會變成偽裝者。遭到偽裝者襲擊的人也會變成偽裝者。由於光從外邊上無法區分偽裝者和正常人,所以人們變得無法相互相信任。被誣陷迫害的情況也常常發生。只有聖職者能識別偽裝者,雖然暗黑聖戰以後偽裝者大部分被消滅,但現在依然不能掉以輕心。
第3章。
德洛斯帝國:佩魯斯帝國滅亡之後,帝國後裔們以復興佩魯斯帝國為名建立了一個新的國家,即德洛斯帝國,首都為位於第一領地的黃金都市帷塔倫。德洛斯帝國是一箇中央集權國家,皇帝掌握絕對的權力。德洛斯帝國以法羅灣為中心,分為南部的第一領地和北部的第二領地。南北兩地的氛圍截然不同。相比南部的軍事化管理,北部的民風更為活潑開放。儘管如此,整個國家的凝聚力很強,第一領地和第二領地主導阿拉德的南部地區和北部地區,野心勃勃地推動大陸統一。德洛斯帝國的國民對祖國充滿自豪感和使命感,熱愛和平和秩序。
暗精靈王國:暗精靈們的古代王國,是以首都暗黑城為中心在地下世界發展起來的國家。最初建立暗精靈王國的是暗精靈偉大的王——阿拉貢,直到元老院創立後,暗精靈們才具備體系化的王國系統。如今暗黑城浮出地面,阿拉貢的直系後裔、王族的梅婭女王是暗精靈王國的支配者,以長老夏普倫為首的元老院輔佐梅婭女王統治暗精靈王國。
貝爾瑪爾公國:貝爾瑪爾公國的首都是赫爾瑪爾,由侍奉斯卡迪▪芭洛安▪瑪爾的三名議員統治。貝爾瑪爾在精靈語中意為:善良人的國度。貝爾瑪爾公國與通向帝國和虛祖的紅色從來接壤。這裡有肥沃的大平原,糧食充足。繪畫、音樂、詩歌、文學、出版等各種領域的文化均衡發展,居民積極樂觀。然而,以格蘭之森為中心爆發的毀滅紀使貝爾瑪爾的大部分地區變得不適合人類生存,公國結束了五百多年的歷史,走上了沒落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