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76章 破局(3) (3 / 4)

桌子上,擺放著各式各樣第1軍的心事武器裝備。

從56式槍族到炮彈,還有一輛坦克車。

坦克車上掛著一張橫幅“一人當兵,全家光榮,參軍入伍,保家衛國!”

一個青年站在人群前方說道“真是稀奇,以前也有一支軍隊從咱們這裡抓壯丁,不同意的強行拉走,還免不了捱上一頓毒打。”

另外一個青年笑道“你懂什麼,這支軍隊和之前的軍隊不一樣,他們來咱們這裡一直都睡在大街上。

他們不僅不搶咱們的糧食,還給咱們送糧食,昨日還幫我老漢做農活,真是少見啊!”

人群之中,一個老者摸著鬍鬚感嘆道“義縣的天終於亮了。”

半個小時的時間,臺子上的幾個大學生正在按照姜勤交代的,給老百姓們用通俗的語言講述這幾天發生的事情,以及為什麼義縣會沒落的原因。

演講結束,百姓們興奮起來,尤其是聽說以後再也沒有土匪和孫家壓迫和剝削他們。

四個徵兵點門庭若市。

“我要報名!”

“我也要報名參軍!”

負責登記花名冊的老兵笑道“只要是願意打小鬼子的,咱們都要,你們先去排好隊吧!”

旁邊,周衛國看見各處人滿為患的徵兵點,感慨萬千。

仗打到這個地步,前線到處都缺少兵員,果黨的軍隊都是直接拉壯丁。

管他願不願意,發條槍甚至都來不及訓練就拉上戰場。

就這樣一支軍隊,戰鬥力能夠強大到哪裡去?

二戰時期的日軍從小學開始就進行軍國主義洗腦,到了初中便開始軍事化訓練,到了高中更是進行各種軍事化的趣味遊戲。

可以這樣說,任何一名成年的日本國民,都具備一名士兵的基本素質。

這也是為什麼淞滬會戰期間,原本駐防在淞滬的只有三千名日本海軍陸戰隊,但越打越多的原因。

上萬的日本僑民直接轉為了預備役,由一名老兵帶著三名預備役士兵硬生生在一處碉堡扛住了華軍一天的進攻。

“怎麼,不習慣啊?”姜勤笑罵道,遞給周衛國一包香菸。

“軍長,我終於理解為什麼孫作福給咱們安排了住所,但你卻讓戰士們露宿大街,還積極幫著百姓們做農活的原因了。”

“得民心者得天下,這是我從一位偉大領袖那裡學到的。”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