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聯隊不顧一切的拔腿就跑,為了能夠撤下去,他們甚至留下了一個大隊當作誘餌來迷惑追擊的裝甲團。
有了這個大隊的牽制,第三十九聯隊成功逃脫。
但第四十旅團就沒有這麼好的運氣,被兩個團的機械化部隊穿插包圍。
此時這個日軍的精銳步兵聯隊已經被切割成了上百個小方塊,最後步兵入場在裝甲車、步戰車和加裝高射機槍的吉普車開道下,發起了殲滅作戰。
不計彈藥和手榴彈消耗的對著這些被切割的日軍,展開瘋狂打擊。
鬼子兵們無比後悔踏上這片戰場,準確來說是後悔與獨立師為敵。
在其他戰場上,他們還能夠和敵人打的有來有回,至少不至於成建制的一個聯隊被殲滅。
比起被成建制殲滅的第13師團,他們的運氣好很多。
高射機槍結束了他們的痛苦,在一片哀嚎聲中,鬼子兵如同螻蟻一般,獨立師的戰士稍微發力就將他們打成一具具殘破不堪的屍體,甚至連個全屍都沒有。
因為現在的機械化部隊和殲滅第13師團的時候,又是一番景象。
他們擁有更加完善的步坦協同作戰戰術,步兵進場作戰全靠火力覆蓋,根本不在乎彈藥的消耗。
寧願打出去一萬發子彈和一萬枚手榴彈,也不願意多犧牲一名戰士。
徹底將火力不足恐懼症發揮到了極致。
炮火連天,硝煙瀰漫,機械化部隊的鋼鐵洪流中,步兵緊隨其後,步坦協同,如同一道道不可阻擋的閃電,劃破戰場。
坦克的炮口噴吐著火焰,將一片片日軍陣地化為焦土,步兵們則以猛烈的火力網清掃著殘餘的抵抗。
手榴彈在空中劃出一道道優美的弧線,爆炸聲此起彼伏,將鬼子兵們炸得血肉橫飛。
戰場上,火光四濺,硝煙與塵土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幅慘烈的畫面,彷彿人間地獄。
一個聯隊滿編三千八百人,戰鬥到現在只剩不到八百人。
這八百人絕望又無助,還期待著他們的師團長會派兵來解救他們,殊不知已經成了宿州戰役的棄子。
戰場上,這八百名日軍士兵蜷縮在殘垣斷壁之後,眼神空洞地望著遠方,期盼的救兵如同幻影,遲遲未至。
硝煙中,他們的身影顯得格外渺小而孤獨。
一名士兵緊緊握著已空蕩蕩的彈匣,手指因長時間扣動扳機而顫抖,淚水與泥土混雜在他的臉上。
不遠處,一枚未爆的手榴彈在泥土中半露,彷彿是命運最後的嘲諷。
四周,偶爾傳來的爆炸聲像是死神的嘲笑,將這八百人的希望一點點吞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