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員們穿的服裝都已經洗的發白,球鞋大部分磨損嚴重。
有的甚至縫縫補補,依然在用。
教練就是學校的體育教師,教練組成員也是七拼八湊,臨時組建而成。
可就是這樣一支名不見經傳的隊伍,一路過關斬將,最終殺入決賽。
和他們交戰的另一支隊伍,明顯強了很多。
由於這支球隊地處沿海發達地區,資金和後勤保障無憂。
而且,他們聘請的教練員,曾經是資深的知名教練,學習過系統性的專業知識。
比賽結果,雖然他們以一比三輸給對手。
可小球員們表現出來的鬥志,不服輸的精神,給厲元朗留下很深印象。
比賽結束後,全體小球員累的筋疲力盡,渾身沒勁,不少人留下淚水。
他們哭,是覺得自己拼搏不到位,是為沒有贏得勝利而流淚。
接下來一幕,更讓在場所有人動容。
教練員衝進球場,和每一個場上球員擁抱,安慰他們,幫他們擦乾眼淚。
然後,把大家召集在一起,圍成一個圈,說著本民族語言,齊聲一起吶喊,並向觀眾們鞠躬致意。
厲元朗不知道他們說的是什麼,問旁邊人才知,他們說的是,整裝待發,明年再戰,拼搏奉獻,為國爭光!
十六個字,鏗鏘有力、擲地有聲。
要知道,這只是一群平均年齡十二歲的孩子,從小就給他們灌輸為國爭光的信念,感人質樸的方式,令厲元朗刮目相看。
賽後,他專門去球員休息室,看望了球員和教練以及帶隊的當地體育局負責人。
送去總局對他們的問候,同時還與官員、教練員、部分小球員座談。
聽取他們對球隊發展的彙報,並當場表示,總局將劃撥一筆專項資金,支援他們繼續努力,來年再戰。
這些錢在總局來看,九牛一毛。
可體育局局長還有教練,全都感激涕零,緊緊握住厲元朗的手,久久不願鬆開。
反觀目前還在備戰的那支球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