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厲元朗早就看在眼裡,白晴不願意讓孩子走上從政這條道路。
從她父親,再到厲元朗本人,白晴看穿從政的不易。
要想在這條路上成功,勢必要遭受多次摔打,歷經更大磨難。
還有重要一條,從政之人的家庭,並非外人看上去那麼風光、亮眼。
有得必有失,有取也有舍。
就比如厲元朗,他長期在外工作,疏於照顧家庭。
五個兒女都跟他不親近,是他的錯,也是必然。
例子就擺在眼前,白晴怎可能希望兒女重蹈厲元朗的艱辛?
當然,有些話,厲元朗不可能完全都和鄭海欣說。
那樣,對穀雨就太不公平了。
可即便他知道這些,卻不能阻止或者改變。
子女中有個從政者,各方面都好。
厲元朗在家吃完中飯,馬不停蹄趕往機場,飛回京城。
接替他的人選也已確定,出人意料的是,副局長高成脫穎而出,成為體總新的掌門人。
就在厲元朗調走之前,已有風聲傳出,爭奪這個位置的,最少有五個人。
其中,呼聲最高的並不是高成,而是某省一位德高望重的副書記。
這位副書記今年五十九歲,若是不能在退下來之前晉升到正省級,明年就會退休,徹底離開權力中心。
可想而知,他對於體總局長,大有勢在必得的信心。
然而計劃沒有變化快,最終花落高成頭上,讓很多人大跌眼鏡。
其實縱觀官場,這種情況並非少見。
往往希望越大的那個人,不是最後笑得最好的。
這樣做,是種策略。
可以有效保護勝利者,免遭不必要的干擾。
同時,也讓人始終捉摸不透上面的想法。
越是神秘,越能擾亂外人視線。
飛機上,陳先趁著厲元朗尚未休息的機會,低聲和他說了心裡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