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晴壓低聲音告訴厲元朗:“大會之後,你可能要動。”
這是白晴和賈蔓茹私下單獨聊天時,向她透露。
怎麼動?往哪動?
厲元朗非常關心。
白晴也不確定,賈蔓茹只說,目前有兩種不同意見,尚未達成統一共識。
一般情況下,換屆後,就是對各省各部主要領導的人事調整。
調整完他們,才輪到副職。
而厲元朗作為寧平省委副書記,是所有副職當中排名第一,僅次於省委書記和省長,實實在在的三號人物。
而且,在省委常委排名中,固定排在第三位。
政治排序決定政治地位。
所以,上面討論人選時,常常將省委副書記放在副職最前面。
那麼問題來了。
兩種截然相反的意見,到底哪個佔據上風。
這是關鍵所在。
好歹在官場摸爬滾打二十幾年,厲元朗深知其中利害關係。
一旦出現爭論,尤其雙方勢均力敵、不分上下之際,關鍵人物的作用尤為突出。
一句話,一個態度,將會決定自己人生走向和命運。
如若旗鼓相當,或者兩方都不得罪,極有可能出現第三種情況,就是所謂的平衡關係。
就現在的寧平省而言,書記和省長調整可能性不大。
馬明安和廖士雍到任時間不長,又沒有太大問題,頻繁調整,對整個寧平省的發展和穩定極為不利。
由此看來,厲元朗離開寧平的日子不會久遠。
仔細一想,賈蔓茹風塵僕僕趕到花都,絕非只是為侄子早戀一事那麼簡單。
而白晴主動去花都,存在一定偶然性,也有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