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決定他在碧之省,要萬無一失,不能出現汙點,哪怕是很小一塊都不行。
王佔宏謹慎行事,同時也不可避免的阻礙了徐萬東的晉升之路。
長期在辦公廳工作,做著伺候人的事兒,徐萬東任勞任怨,毫無怨言,至少表面上是這樣。
這種事,王佔宏不會與厲元朗明說,全靠他後期打聽出來。
劉玉農出事,襄安市委秘書長出現空缺,厲元朗第一個想到的合適人選便是徐萬東。
在跟王佔宏聯絡時,主動提出管他借一個人。
王佔宏當時就反應過來,厲元朗有的放矢目的所在了。
徐萬東跨省調到寧平,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擇。
首先,襄安市委秘書長是常委,同樣的副廳級,卻是領導整個襄安市委辦公室,管事多了,權力也大,更能鍛鍊人。
其次,徐萬東熟悉厲元朗,厲元朗也認識他,關鍵有王佔宏這層關係,工作起來非常順手,也值得信任。
第三點,徐萬東不到四十歲,正處在幹事業的黃金年齡。
經過市委秘書長的歷練,下一步出任常務副市長,進入政府部門,將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最後,厲元朗此舉,也在釋放一個訊號,說他賠罪也好,拉近關係也罷。總而言之,是雙贏結果,有利無弊。
得到王佔宏默許,厲元朗又向畢太彰彙報。
畢太彰自然樂見其成,能夠有機會搭上王佔宏的關係,無異於送上門的好彩頭,何樂而不為。
雙方一拍即合,徐萬東的調動程式一帆風順。
別人跨省調動費勁,可對於徐萬東來說,輕而易舉。
所有手續都快事快辦,徐萬東第一天來市委報到,厲元朗親自在辦公室門口迎接。
“厲書記,您好。”
畢竟秘書出身,徐萬東做事得體,顯得十分恭敬。
“歡迎你加入襄安市委大家庭,萬東同志。”
二人雙手緊緊握在一處,顯示出老熟人的熱絡。
沒有外人時候,厲元朗對徐萬東要求道:“你要儘快進入角色,劉玉農的事情,給襄安市委造成很壞影響,人心不穩,尤其在市委辦,你要安撫住人心,不要影響工作。”
徐萬東點頭應是。
厲元朗點到為止,並未多說。
徐萬東長期在辦公廳工作,熟悉這方面的工作,很快投入新的環境中。
這天,走進厲元朗辦公室的時候,徐萬東親手交給他一封信。
是一封群眾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