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是《道德經》的綱領。
道虛子六人每個人都用自己的境界感悟先通講一遍《道德經》,然後解答弟子們提出的問題,這才是講解,雖說他們都做不到“言出法隨”的境界,但鳳九歌從六人身上都感悟到了他們各自獨有的道韻,只可意會不可言傳,便是如此。
“小道友,三日來感悟幾何?”道虛子一路相送。
“第一天就一種,第二天兩種,第三天三種,現在不知道多少種。”鳳九歌思考了一下,認真答道,“反而越數越多了。”
“小道友不妨多留些日子。”
道虛子眼前一亮,到了他們這樣的境界,基本上對萬事萬物都可以隨意做到波瀾不驚,此時居然一臉希冀地看著鳳九歌,如發現至寶一般。
“算了,下次有機會再說。”
見到鳳九歌不知道怎麼答話,少承聖解釋道,“你也不想看到清修之地被俗世打攪吧?你就算同意,你家的那些丹頂鶴就第一個反對!”
“道兄言重了,若鳳道友他日來訪,必掃榻相迎。”道虛子不再糾結。
“道長折煞我了,晚輩不敢和道長稱道。”
鳳九歌平時雖然不拘小節,但大事還是撿的清,這也是老頭子縱容他的原因之一。
“既已聞道,自然可以稱道,鳳道友不必妄自菲薄。”道虛子面帶微笑,轉而對少承聖問道,“這次的對手很厲害,不同以往?”
“不出意外的話結果還是一樣,都不知道壓制他們多少年了,都說強龍不壓地頭蛇,何況我們才是地地道道的真龍。”
少承聖渾身一股自信盡顯,這股氣勢是鳳九歌從來沒從別人身上見過的,哪怕是五師叔郝究都差了許多。
“祝二位道友凱旋!”
來到了山腳,道虛子把浮沉別在臂彎處,左手抱右手形成子午印,分別對少承聖和鳳九歌先後作揖。
“承吉言!”
少承聖和鳳九歌急忙抱拳還禮,就此分別……
“你今晚可以安心地去死了!哈哈……”
少承聖對鳳九歌說了一句之後突然大笑一聲,然後轉身走進車裡。
“朝聞道,夕可死矣嗎?”
鳳九歌難得沒有頂嘴,笑了笑跟進車子,然後和陳叔打了個招呼後便不再說話,老頭子只是面帶微笑地看了他一眼就不再打擾,任由他神遊天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