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神秀伸手指了指天邊沉浮於雲海的大日:
“千羽界傳承,大多來自於那些強悍的存在,其一個個就如這天邊大日,灑下無數光輝,照耀整片大地,
在其修行道路之上,引領著無數修行者,如指路明燈一般。”
說著李神秀有些感慨:
“只是也正如這烈日一般,光芒太甚,太過宏偉,若離得太遠,無法受陽光潤澤,若離得太近,又需忍受炙熱烘烤,此間距離如何把控,便引申出了該界諸多法門。”
“炙熱烘烤?天尊說的是道化?”林末若有所思。
“是的。”李神秀點點頭。
“法力凝練,肉與神合,本就不是凡夫俗子能夠企及,一旦走錯道路,‘距離’沒把控合適,便如枯草入火,將被焚燒得一乾二淨,甚至後果比其更糟糕,
這也算得失蘊藏其間。”
世間任何之物,其實都被命運暗中標定有價格。
你想要得到什麼,便需做好失去什麼的準備。
偶爾代價不顯,或許是時候未到。
林末想起之前打死之人,不少顯露道化狀態之時的模樣。
那般狀態,那般完全失去人之神志的狀態,確實要比死更來的可怕。
他心中微微一凜,忍不住問道:
“天尊,這那千羽界‘十仙’你可知到底是何等境界?不僅能指引人修行,還能引人道化,真有如此駭人?”
“十仙?你竟然知曉?”
李神秀頗為驚異地看了眼林末,緩緩點頭,沒有直接回答,只是開始提及其昔日下山遊歷的過往。
他自小天賦很好,但又不算太好,每個階段,都稱不上頂尖。
只不過邀天之幸的是,雖然都稱不上頂尖,但每一步,卻走得都極為踏實,也未曾有過遲疑,放緩速度。
因此開始時,同行者眾多,隨著時間過去,境界上升,身旁之人有的停滯不前,有的天資耗盡,他卻穩紮穩打,最終攀上高峰,獨立山頭。
也正是那時,觀感身旁無人之寂寞後,這才下山。
“我於靈臺山上修持五十年後,不知不覺,便察覺到前方有路,卻前路無人,隨後決意下山遊歷,感悟紅塵,而在山下,曾遇兩敗,其一為在七海中游歷,見一海族,與青龍為伍,一人一龍,可於我大暗黑天中有餘力……”
回顧往昔,李神秀臉上出現惘然之意,如今他實力更強,也曾數次前往七海,卻未曾碰見故人:
“其二則是在望京天傾山,機緣巧合下入那邊界域,遇一人,名為計都……”
說到計都二字,他臉上惘然變成鄭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