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期學院,銀灰色的三角形金字塔中是寬闊的廣場。
廣場地板牆壁呈光滑的純銀色。
其中上百簇藍色光柱聳立其中。
嗤嗤嗤,嗤嗤嗤。
光柱中,林末手指化作殘影,猶如彈鋼琴般,不斷在船舵般的藍色菱形光屏上跳動。
只見藍色光柱上,有無數肉眼可見的程式碼瀑布般掠過。
「055號第三階段困難模式透過。」
廣場上,機械的女子電子音大聲播報,在播報結束後,還加有慶祝的喝彩聲。
「055號選擇進入第三階段傑出模式,環壓繼續載入,上調至20標準大氣壓,模擬調控程式碼數繼續增加,模型重構中……」
林末面色平靜地抬起手,看著前方的船舵操控臺開始如變形金剛般不斷變化,擴張成一張半月弦桌,將他圍攏在中間。
「訓練開始……」
機械女生電子音輕聲播報。
下一刻,半月弦桌上方,手指再度跳動。
一條條複雜指令透過操作檯傳遞而出。
藍色光柱上出現一個個細小的模型,開始如堆俄羅斯方塊般拼湊。
在此時廣場上,數百道藍色光柱中,加上林末的055號,一共也只有四簇還在閃著光。
即使如此,其餘三道,也僅僅停留在第三階段困難模式,還在通關過程中。
實際上,能否順利通關都是一個問題……
而這便是第二次集體課程開展的整合電子操縱課。
在智慧革命後,隨著半智慧、智慧的出現,大部分外骨骼與裝甲的使用要求不斷下降,已經低到大部分經過專門培訓的普通軍人都能使用。
但在高階的戰鬥中,面對嚴苛的帝國智慧規範,想要真正發揮殖體裝甲的威力,依舊需要使用者強悍的計算力。
換句話說,或許在普通烈度的戰鬥中,比的其實是誰裝甲殖體更強,誰武器火力更猛,誰搭載智慧更先進,微操的意義並不大。
但在極少數的真正高手裡,兩者卻是截然相反。
就如同在這整合電子操縱課的緒論課中,學校方面便展示了不下十個關於普通級別民用裝甲,以一己之力單挑一整隻制式軍隊群的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