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大淮,新京。
新京原為泰州梅渡郡郡府,後淮侯淮無期開府建牙後,改名新京。
新京坐落於泰淮江之畔。
泰淮江作為天下間排名第二的大江大河,流量極大,平日千帆共濟,萬舸爭流。
在梅渡定為國都後,先後經過數次擴建,更在江畔新修足足三個港口,極大促進泰州,淮州,兩州貿易。
此時新京第三港。
一艘艘由獨角,黑鱗,龐大海蛇拉拽的木質羽船,正停靠在港口。
海蛇浮出水面,黃色的豎瞳看著港口岸上之人,叉狀舌頭吐出,發出噼裡啪啦的聲響。
不過明顯由人專門控制,只是高高仰起蛇身,吐出無數水沫。
一身漆黑的鱗片,在陽光下,反射出一抹猶如燒紅金鐵的暗紅色,給予岸邊勞作的赤縣平民,百姓,極大的壓迫力。
時隔多年,大淮雖然當年於白澤城,與千羽界簽署互不侵犯條約。
但隨著千羽界三州的不斷穩固,條約自然名存實亡。
如今新京,新開設的三大港口,皆為千羽界所設。
而大淮中,赤縣所有人,也被強行管束,迫使臣服,登記造冊為四等人種,進行管轄。
其中絕大多數赤縣百姓,被列為南人,雖然也能生活,但卻不得不進入生活中各個崗位,受到各類限制。
然,先行融入,諸如黑佛教,大淮等勢力之人,則上升為純人。
兩者被劃分割槽別,形成分離對立局面。
港口中,一艘艘羽船搭載完畢貨物,在一陣陣蛇獸長鳴中,沿著泰淮江,向九渡前線緩緩遊動。
同時又有更多異獸船支快速從遠處遊進。
正在此時,港口中,一修建於巨大青石上的紅色柱石宮殿。
宮殿中通無他物,正中穹頂有圓形天窗,下方築有一方水泊。
天中烈日高懸,接近淡藍色,如水晶一般的湖面,映照大日,盪漾著如岩漿一般,赤金色的波光。
一赤發,赤眉的男子,身著暗紅色道袍。
道袍上有著一輪半黑半紅的大日,明明是繡刻影象,看上去卻仿若在冒著難以想象的熱氣。
就那樣仰躺在湖水中,漂浮於湖面,受著陽光照射。
男子眉毛,頭髮,盡是紅色,面板蒼白,眉心處有一輪金色圓印。
身材魁梧,足有三米,道袍下,裸露出的手臂,腿部肌膚之上,血管極為粗大外顯,透著一抹猙獰的青黑色。